青藏高原及周边2001年以来三次特大地震引起的形变场分布特征
本文选题:地震 + 应力加卸载区 ; 参考:《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10期
【摘要】:基于地壳黏弹模型在GPS观测资料和地震位错数据为约束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2001年昆仑山8.1级、2008年汶川8.0级和2015年尼泊尔8.1级特大地震引起的地壳形变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地震位移场和形变场.这3次大地震分别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北部、东部边界和南部边界,尽管震级大小基本相当,但发震区域和发震断层性质都各不相同,其各自产生的地壳形变场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形变场区域大小、幅值大小等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地壳深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地震断层性质和地下介质结构的不同.通过模拟计算,可以进一步了解大地震产生的应力加卸载区分布特征,对预测未来地震发生区域范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Abstract]:Based on the crustal viscoelastic model, under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GPS observation data and seismic dislocation data,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Kunlun Mountain M = 8.1 in 2001, Wenchuan 8.0 in 2008 and Nepal M8.1 in 2015 are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and deformation field are obtained. The three major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northern, eastern and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magnitude of the earthquake is basically the same, the region of occurrence and the nature of the fault are differen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fields produced by them, which are mainly shown b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gional size and amplitude of the deformation fields, as well as in the different crustal depths. These differences mainly depen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faults and the structure of underground media. Through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produced by the large earthquake can be further understood,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basis for predicting the region range of the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574044)资助
【分类号】:P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正涛,梁灿,柏江玲;彰武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局部反向原因探索[J];东北地震研究;1995年01期
2 牛安福,张兴科,张晶,高福旺,吉平;吉林汪清7.2级深震前东北地区形变场分布特征[J];地震;2004年01期
3 孔繁强;林玉祥;;辽宁地区垂直形变场特征再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1991年04期
4 郭维栋,汤懋苍;地形变场与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及地震活动关系初探(Ⅰ)——地形变场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1期
5 王志勇;张继贤;张永红;周兴东;刘磊;;伊朗巴姆6.5级地震同震形变场的获取与解译[J];地震研究;2008年01期
6 沈旭章;梅秀苹;;由多台定点长水管倾斜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演化图像的初步尝试及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01期
7 于建民,丁平,江在森;滇西地区近期垂直形变场分析[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7年01期
8 王家富;;有限元方法中的特殊单元及其在模拟同震形变场中的应用[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1年01期
9 严珍珍;石耀霖;范湘涛;杜小平;;提取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的最佳雷达波段问题研究[J];地震;2011年03期
10 孙建中;用边界元法模拟同震形变场[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在森;黎凯武;张希;王双绪;方颖;;区域构造形变背景与蕴震形变场识别[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罗灼礼;;震源应力场、形变场、倾斜场[A];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3 江在森;崔笃信;王双绪;;大地垂直形变场信息分离与强震危险区判定[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4 张四新;刘文义;王双绪;;四川西部现今地壳形变场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5 屈春燕;张国宏;;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震-震后形变场特征及演化过程[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国华;杨博;韩月萍;张风霜;;华北地区最近几年形变场的动态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郭晓丹;查显杰;黄金水;;利用像素偏移算法获取2013年雅安地震同震形变场[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七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张祖胜;;浅源构造地震形变场的一些定性特征[A];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9 周硕愚;梅世蓉;王若柏;吴云;龚凯虹;施顺英;;用蕴震系统图象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场现今演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10 张四新;刘文义;王双绪;;四川西部现今地壳形变场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佟国功;基于InSAR的伊朗BAM地震形变场获取和震源参数确定[D];中南大学;2008年
2 周辉;利用InSAR资料研究缅甸地震同震形变和震源参数[D];中南大学;2013年
3 薛腾飞;利用升降轨SAR数据提取地震三维同震形变场中模型的完善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80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8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