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哈—齐家地区葡萄花、高台子、扶余油层层序及沉积相研究
本文选题:葡萄花油层 + 高台子油层 ; 参考:《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他拉哈-齐家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一级构造单元内,横跨龙虎泡阶地及齐家—古龙凹陷的北半部,东部与大庆长垣连接,西部界限为西部斜坡带,南部为他拉哈油田,北部至齐家油田,面积约2500km2。他拉哈-齐家地区葡萄花、高台子、扶余油层存在丰富的油气,但是目前该地区的地层划分、沉积体系和成藏富集规律的整体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本论文利用钻测井、地震及相关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对油气勘探有利区进行了预测。论文建立了葡萄花油层、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在三个目的层段内总共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层序、20个五级层序和34个六级层序。在沉积格架的控制下,葡萄花油层为一个三级层序,其层序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席状砂。高台子油层为一个三级层序,其层序内主要发育河口坝、席状砂、浊积扇及湖湘滩坝砂。扶余油层为一个三级层序,其层序内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葡萄花油层的三角洲外前缘相席状砂和透镜状河道砂发育区与前三角洲泥岩垂向上交互发育,高台子油层的大面积分布的席状砂和河口坝砂体,扶余油层的垂向错叠连片的河道砂体,均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均为油气勘探的重点有利区。
[Abstract]:The Thalaha-Qiji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rimary structural unit in the central depress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spanning the northern half of the Longhu Pao terrace and the Qijia-Gulong Sag. The easter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aqing Placanticline, the western boundary is a western slope zone, and the southern part is the Thalaha Oilfield. The area from north to Qijia oil field is about 2500km2. There are abundant oil and gas in Gaohua, Gaotaizi and Fuyu reservoirs in Taolaha-Qijia area, but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stratigraphic division, sedimentary system and accumulation law in this area needs to be further deepened. In this paper,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area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data of drilling logging, seismic analysis and core analysis, and the favorable area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re predicted. In this paper, the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framework of Gaohua, Gaotaizi and Fuyu oil reservoir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re are 3 third-order sequences, 10 fourth-order sequences, 20 five-order sequences and 34 six-order sequences in the three target layers. Under the control of sedimentary framework, the Putaohua oil reservoir is a third-order sequence, in which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estuarine dam and sheet sand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sequence. The Gaotaizi oil reservoir is a third-order sequence, in which there are mainly estuarine dams, sheet sand, turbidite fan and Huxiangtan bar sand. Fuyu oil reservoir is a third order sequence, in which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are mainly developed. The bedding sand and lenticular channel sand developed in the delta outer front of the Putaohua oil reservoir interactively developed vertically with the pre-delta mudstone, and the sheet sand and the estuarine bar sand body distributed in a large area in the Gaotaizi reservoir. The channel sand bodies in Fuyu reservoir are easy to form lithologic reservoirs,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favorable area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士利;高兴友;彭承文;;开发地震技术在扶余油层分支水平井地质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2期
2 赵波;王革;王雪;张顺;林铁锋;;安达向斜达9井扶余油层油流的确定[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3 付广;刘美薇;;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油成藏的控制[J];沉积学报;2010年01期
4 屈振国;;提高葡南扶余油层动用程度技术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1期
5 张微;;扶余油田扶余油层与杨大城子油层分层开采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6 黄德利;姜洪福;曹海涛;范彩匣;;肇州油田扶余油层优质储层概率分布[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7 刘磊;刘风卫;刘继文;;松辽盆地南部红岗北扶余油层小层划分与对比[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8 肖超;吕鹏贤;张洪峰;王桂娟;杨东;;查干湖地区扶余油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J];油气井测试;2010年04期
9 陈博;李占东;单丹丹;李吉;;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扶余油层主河道预测及其油气意义[J];价值工程;2012年30期
10 夏建慧,周书欣;关于松辽盆地扶余油层的油源问题[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金泉;梁西文;盛贤才;杨震武;李群;;中扬子区中新生代层序地层与盆-山转换关系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张保民;陈孝红;程龙;;扬子地区志留纪层序地层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姜在兴;鄢继华;张乐;;对层序地层和深水沉积研究的思考——地质/沉积可容空间转换对层序地层的修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辰生;郭建华;朱美衡;;塔中围斜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成岩层序地层学[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增学;王明镇;余继峰;魏久传;房庆华;韩美莲;韩作振;杨锋杰;蒋汉朝;张锡麒;郭建斌;李守春;兰恒星;刘德勇;张德强;;山东及邻区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地层及煤聚积规律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6 王家豪;陈红汉;王华;赵忠新;严德天;;库车前陆盆地东北部古近系露头层序识别及成因分析[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尹福光;万方;陈明;;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地层特征[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郭荣坤;罗安银;;分数维在测井层序地层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张冬玲;;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及沉积储层学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邓宏文;王红亮;王居峰;谢晓军;苏宗富;;层序地层构成与层序控砂、控藏的自相似特征——以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为例[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魏宪成;肇州油田扶余油层产能工程投产[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刘祥飞;大庆地震预测技术在扶余油层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记者 立春;地震预测技术在扶余油层取得重大突破[N];大庆日报;2005年
4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余虹娜;大庆油田水平段最长井固井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吴岗;中国古地层探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6 杜志清 本报记者 王敬;科技引擎助力外围油田持续稳产[N];黑龙江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姚仕文 本报特约记者 刘安岐 冯金有;挑战极限勇者胜[N];中国石油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穆广田;“通吃”油层深挖潜[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裘建;多学科综合研究再现地球演化[N];中国矿业报;2001年
10 记者 裴丽;杏北油田为4000万吨稳产再做新贡献[N];大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鑫;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州401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刘云燕;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3 刘宗堡;三肇凹陷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4 张雷;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5 康德权;肇州油田州201区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周永炳;齐家油田扶余油层成藏主控因素及有效开发配套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杨庆杰;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李延平;大庆油田州201区块扶余油层精细地层格架与沉积微相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宋广增;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部中生界层序、沉积特征及对构造活动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10 遇运良;层序地层自动划分与对比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刚;他拉哈—齐家地区葡萄花、高台子、扶余油层层序及沉积相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邓猛;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扶余油层精细沉积相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李鑫;大庆长垣南部敖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淑晶;肇源南长47井区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任欢颂;朝44南区扶余油层井震结合构造精细刻画[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陈素凤;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次生孔隙发育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王佳慧;临江地区扶余油层精细建模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周浩;储层预测技术在吉林油田中央坳陷区扶余油层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9 郝泽翰;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沉积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10 翟雪;大安油田扶余油层裂缝发育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02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0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