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类比及勘探潜力
本文选题:沁水盆地 + 上古生界 ; 参考:《煤炭学报》2016年01期
【摘要】:为了探讨沁水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的勘探潜力,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源储条件及成藏规律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共同经历了构造稳定期、构造分异期和构造定型期,二者在石炭—二叠纪具有相似的沉积演化过程,主要以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沉积为主。(2)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层总厚度介于3~17 m,与鄂尔多斯盆地相当,镜质体反射率介于2.0%~4.5%,热演化程度高于鄂尔多斯盆地,生烃强度更大。(3)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主要目的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次为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沁水盆地103口井测井解释结果显示,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可疑致密气层较多,共计72层,占总数的64.9%,次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4)沁水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具有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成藏两种模式,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因素,盆地中南部的向斜核部、断裂不发育的翼部是勘探的有利区。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ight gas in upper Paleozoic in Qinshui Basin, the differences of tectonic-sedimentary evolution, source reservoir conditions and reservoir forming laws between Qinshui Basin and Ordos Basin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analogy analysi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Qinshui basin and the Ordos basin have undergone tectonic stability period, tectonic differentiation period and tectonic setting stage, and they have similar sedimentary evolution process in the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The total thickness of upper Paleozoic coal seam in Qinshui basin is between 3 ~ 17 m,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at in Ordos basin, and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is between 2.0 and 4.5, and the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Ordos basin. The main target layers of dense gas in Ordos Basin are Taiyuan formation, Shanxi formation and Xiashihezi formation, followed by Shangshihezi formation and Shiqianfeng formation, 103 well logging interpretation results in Qinshui Basin, Qinshui Basin. In Taiyuan formation and Shangshihezi formation, there are more suspected tight gas layers, a total of 72 layers, accounting for 64.9% of the total, followed by Shanxi formation and Xiashihezi formation. 4) the upper Paleozoic dense gas in Qinshui Basin has two modes: primary migration and secondary migration to reservoir.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 is the key factor of reservoir formation. The syncline nucleus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basin and the undeveloped wing of the fault are favorable areas for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0) 中国海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YXKY-2015-ZY-08)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志峰;山西沁水盆地开展油气勘探[J];石油钻采工艺;1991年04期
2 接铭训,李明宅;沁水盆地南部煤成气勘探前景[J];勘探家;2000年02期
3 孟召平;田永东;李国富;;沁水盆地南部地应力场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煤炭学报;2010年06期
4 孙占学;张文;胡宝群;李文娟;潘天有;;沁水盆地地温场特征及其与煤层气分布关系[J];科学通报;2005年S1期
5 冀涛;杨德义;;沁水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评价[J];煤炭工程;2007年10期
6 冀涛;杨德义;;沁水盆地煤与煤层气地质条件[J];中国煤田地质;2007年05期
7 毛耀保,冯富成,王永,陈强华,王新民;沁水盆地煤层甲烷储层高渗透区的遥感分析和预测[J];遥感信息;1999年04期
8 琚海鸥;;刍议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J];能源与节能;2013年09期
9 傅雪海,秦勇,王文峰,焦思红;沁水盆地中—南部水文地质控气特征[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1期
10 任战利,肖晖,刘丽,张盛,雷利庆,秦勇,韦重韬;沁水盆地新生代抬升冷却事件的确定[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振宏;王一兵;苏现波;;沁水盆地南部煤体变形特征及成因[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申建;秦勇;傅雪海;韦重韬;王宝文;杨松;赵丽娟;;沁水盆地不同煤阶煤相渗规律实验和模型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顾娇杨;叶建平;房超;邵龙义;;沁水盆地页岩气资源前景展望[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任战利;肖晖;;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的裂变径迹证据[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枫;;沁水盆地煤岩声波速度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傅雪海;秦勇;韦重韬;申建;周宝艳;;沁水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7 方爱民;李继亮;侯泉林;琚宜文;秦勇;;走滑构造对沁水盆地现今构造格局及煤层气赋存富集的影响[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叶建平;石慧宁;;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在沁水盆地南部的试验和应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军;易丹;;沁水盆地中煤阶煤层气储层特征研究[A];2013年全国地质勘探发展与应用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侯岩波;孙建平;张健;孙强;;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固县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韩举锋邋张蕊;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料采集步伐加快[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新华;中国首个规模化煤层气田投产[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陶涛;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压裂增产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枫;沁水盆地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及物理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伟;沁水盆地煤变质序列及其对深部过程演化的响应[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刘飞;山西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高产富集区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鹏;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游离气多赋存类型依存关系定量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魏韦;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和丽娜;沁水盆地煤型气生成过程及成藏期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卫明明;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煤构造变形及其对煤层气富集区渗透率的制约[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吕建伟;沁水盆地及左权区块烃源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程相振;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李金海;沁水盆地东南部3号煤层气藏富集高渗控制因素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瑜;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产气机理与产气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2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1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