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及在鲜水河断裂带的应用
本文选题:大地震发生率 + 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 ; 参考:《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8期
【摘要】:根据弹性回跳理论,有些断层上的大地震复发具有准周期性.强震的发生会对断层上大地震的复发周期产生影响.利用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出一次强震对同一断层上大地震复发的延后时间.本文对断层上的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改变量进行了研究,并以鲜水河断裂的几次地震为例,将由BPT模型计算的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改变量与由库仑破裂应力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强震对大地震发生时间的延后幅度,使用BPT模型和库仑破裂模型计算的结果差别不大.周边强震对断层状态的加载使大地震复发时间的提前幅度可由BPT模型和库仑破裂模型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实震例相符.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和M5.8级地震使鲜水河断裂带乾宁—康定段的大地震复发期望时间延后了36年,使磨西断裂的大地震复发期望时间提前了9年,从公元2086年提前至公元2077年.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lastic rebound theory, the recurrence of large earthquakes on some faults is quasi-periodic. The oc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will affect the recurrence period of large earthquakes on faults. The delay time of a strong earthquake to the recurrence of a large earthquake on the same fault can be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by using the Brownian process time (BPTT)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change of the occurrence rate of large earthquakes caused by strong earthquakes on faults is studied, and several earthquakes in Xianshuihe fault are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change of the occurrence rate of large earthquakes calculated by strong earthquakes based on BPT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at calculated by Coulomb rupture stress.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how that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PT model and the Coulomb rupture model for the delay amplitude of strong earthquakes to the occurrence time of large earthquakes. The early amplitude of recurrence time of large earthquakes can be calculated by BPT model and Coulomb rupture model.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earthquake examples. The M 6.3 and M 5.8 earthquakes of November 22, 2014 have delayed the expected time for the recurrence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Qianing-Kangding section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 by 36 years. The expected time of earthquake recurrence in Moxi fault was 9 years earlier, from 2086 AD to 2077 AD.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地震行业专项“芦山7.0级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及其影响研究”(201408014)资助
【分类号】:P3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颖;张晶;江在森;邵志刚;曹建玲;;用跨断层形变资料分析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运动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5期
2 易桂喜;龙锋;闻学泽;梁明剑;王思维;;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4期
3 李凌婧;姚鑫;张永双;王桂杰;郭长宝;;基于PS-InSAR技术的断裂带近场变形特征提取[J];地质通报;2015年01期
4 吴萍萍;李振;李大虎;高尔根;;基于ANSYS接触单元模型的鲜水河断裂带库仑应力演化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5期
5 刘博研;史保平;雷建设;;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及周边断层发震概率的影响[J];地震学报;2013年05期
6 徐晶;邵志刚;马宏生;张浪平;;鲜水河断裂带库仑应力演化与强震间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7 苏琴;杨永林;王兰;向和平;;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形变中短期强震预测指标研究[J];四川地震;2012年04期
8 张希;唐红涛;李瑞莎;贾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鲜水河断裂活动特性与大震关系研究[J];地震研究;2012年04期
9 王辉;刘杰;石耀霖;张怀;张国民;;鲜水河断裂带强震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07期
10 张秋文,张培震,王乘,汪一鹏,MichaelA.Ellis;鲜水河断裂带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与缓震效应[J];地震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星;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晶;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加载与强震间相互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珑;高孟潭;徐伟进;吴健;;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及在鲜水河断裂带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8期
2 王珂;郭长宝;马施民;刘筱怡;牛瑞鹏;;基于证据权模型的川西鲜水河断裂带滑坡易发性评价[J];现代地质;2016年03期
3 龙锋;韩立波;赵敏;;P波自动识别算法及其在四川地震台网中的应用[J];四川地震;2016年02期
4 王晓芳;肖捷;许鹤华;何建坤;;龙门山和鲜水河断裂带对区域构造加载作用的动态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4期
5 刘静伟;吕悦军;谢富仁;;利用b值空间分布解析2014年11月22日康定M_S6.3地震的发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2期
6 熊维;谭凯;余鹏飞;陈威;;鲜水河断裂近期库仑应力演化及其与康定Mw5.9地震的关系[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年02期
7 徐晶;李海艳;邵志刚;冯建刚;张竹琪;;基于库仑应力变化分析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影响[J];地震;2016年01期
8 李海艳;马宏生;邵志刚;王們;;基于断层运动和应力演化分析断层强震危险程度的研究进展[J];地震;2016年01期
9 祝爱玉;张东宁;蒋长胜;;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应力状态分段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12期
10 熊维;谭凯;刘刚;乔学军;聂兆生;;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对青藏高原活动断裂同震、震后应力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晓伟;鲜水河断裂运动引起地表形变的向—位错组合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军;朱介寿;江晓涛;吴朋;;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四川地区地壳结构[J];地震;2015年01期
2 张广伟;雷建设;梁姗姗;孙长青;;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9期
3 陈运泰;杨智娴;张勇;刘超;;浅谈芦山地震[J];地震学报;2013年03期
4 徐晶;邵志刚;马宏生;张浪平;;鲜水河断裂带库仑应力演化与强震间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5 刘杰;易桂喜;张致伟;官致君;阮祥;龙锋;杜方;;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介绍[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6 王卫民;郝金来;姚振兴;;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7 刘冠中;马瑾;张鸿旭;王建军;杨永林;王兰;;二十年来蠕变和短基线观测反映的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8 杨树新;姚瑞;崔效锋;陈群策;黄禄渊;;中国大陆与各活动地块、南北地震带实测应力特征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9 黄方;刘琼颖;何丽娟;;晚喜山期以来四川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1期
10 单斌;熊熊;金笔凯;郑勇;;松潘—甘孜块体东北端强震间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胥广银;潜在震源三维空间模型及其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2 潘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参数不确定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平;胡彬;;临界加速地震矩释放模型的网格计算[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7期
2 布兰德;岳效竹;;英国的地震危险[J];国际地震动态;1982年02期
3 顾浩鼎;陈运泰;;旋转矩和地震矩[J];东北地震研究;1987年03期
4 吴佳翼;;1988年10—12月的全球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05期
5 李清河;;美国东部地震学会第60届年会概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10期
6 程万正;;地震发生率的理论计算和应用问题[J];四川地震;1991年02期
7 朱传镇;张先康;;第23届欧洲地震委员会全会综述[J];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02期
8 修济刚;5.数值分析深部采煤诱发微震活动所释放的最大剪切地震矩[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10期
9 范洪顺;1900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01年02期
10 于萍;;湖南地震视应变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分析[J];华南地震;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永革;吴忠良;周公威;;小应力变化触发大地震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2 朱号锋;靳平;肖卫国;;地下爆炸源等效地震矩张量的理论反演[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3 洪时中;;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4 盛书中;万永革;;由地震释放的地震矩叠加推导平均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5 沈正康;万永革;甘卫军;李铁明;徐杰;;华北强震序列中积累应力变化场演化及地震发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博研;史保平;张健;;基于三种方法估计山西盆地地震潜在危险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尹中山;;汶川“5·12”大地震的再认识和建议[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8 万永革;沈正康;王敏;;大地测量数据反演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Tohoku-okiMw9.0地震的破裂分布[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程万正;钟继茂;;动态损伤与地震状态[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张晁军;黄建平;Cinna Lomnitz;石耀霖;马丽;蒋淳;刘卫华;;累积地震矩法研究全球地震活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宗合;海地,后续地震或将更猛烈[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木叶 记者 赵宇清;哈工大为地震电磁场提供计算模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李学华;地球在颤抖[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万永革;地震物理过程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2 王兆国;东北地区地震综合信息联合成像与震源机制反演[D];吉林大学;2010年
3 薛霆哠;大尺度断层活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平;汶川特大地震汉源震害异常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亚男;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2 蒋娇莲;矿山地震活动及其混沌时间序列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3 张红才;基于地震监测台网资料的震动图及震动烈度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4 王巧临;2011年东日本Mw9.0大地震地震动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周慧芳;基于D-InSAR技术的地震形变场数值模拟及断层活动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蒋长胜;中国一些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的矩加速释放现象[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7 闫伟;地壳运动变形的非线性与地震[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7年
8 朱森;利用InSAR研究若干地震的同震形变[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4年
9 张龙文;地震加速度时程合成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10 张杰卿;速度与衰减结构成像及其在滇中地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9年
,本文编号:2013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1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