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物种多样性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研究
本文选题:贵州三叠纪化石群 + 物种多样性 ; 参考:《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其开始于晚古生代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之后。大灭绝中5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消失,也正因如此,为新物种提供了爆发式出现和辐射的机会,海生爬行类首次出现,是其由陆地向海洋辐射发展的重要时期。三叠纪海生动物化石广泛分布在欧洲、北美和我国南方地区,其中以圣乔治山为代表,是唯一的以世界遗产标准(viii)提名的三叠纪古生物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系列遗产提名地,包括了盘县、兴义和关岭三个片区,是我国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产地的代表,也是世界范围内三叠纪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区域。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由于古生物化石的特殊性,本文物种多样性指的是古生物化石类型、数量的多样性,是最能反应该地古生物价值的属性之一。针对国内外对该区域古生物化石物种多样性潜在的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系统研究较少这一事实,依据古地理学、生态学、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本文以盘县、兴义和关岭三个化石群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采取实地调查调研、文献资料分析、咨询专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将其与古生物世界遗产、预备遗产地和非遗产地进行全球对比分析,研究“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物种多样性及其反应的生态演化过程的突出普遍价值与贡献。(1)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产出自中三叠世安尼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古海生动物化石,包括脊椎动物中的海生爬行类和鱼类,菊石、双壳类、腹足类等无脊椎动物,数量庞大、种类丰富、齐全,构成了一个从沉寂-复苏-辐射-稳定的海洋生物完整演变序列。截止到2016年12月,共发现海生爬行类约42种,共8大类,包括鱼龙类、io齿龙类、海龙类、原龙类、初龙类、龙龟类和龟类。海生爬行动物种类齐全,数量丰富,重要属种繁多。鱼类化石数量丰富、种类齐全,但研究程度较低,发现并报道的仅20余种,但发现了具有重要古生物价值的特有属种,如奇异盘县鱼、兴义飞翼鱼。无脊椎动物类型齐全,数量丰富,但研究程度较低,以关岭生物群最为著名,附着在浮木上的创口海百合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化石反应的生态演化过程上,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三个片区的物种多样性组成构成了一个从沉寂-复苏-辐射-稳定的海洋生物完整演变序列。体现了从近岸浅海水域盘县生物群向浅、深海水域兴义生物群和关岭生物群海洋生物演化过程。盘县生物群混鱼龙、原龙类和龙龟类化石,兴义生物群兴义欧龙,关岭生物群多板砾甲龟龙、黄果树安顺龙均显示了强烈的欧洲西特提斯亲缘性,关岭生物群中孙氏新铺龙和周氏黔鱼龙则显示了与北美东太平洋亲缘性。反映了该地区三叠世时期可能处于西特提斯洋和盘古大洋的过渡地带,古地理位置特殊。(2)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与其他相似地物种多样性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全球唯一性与独特性。“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系列遗产提名地与全球具有可比性的3处古生物化石世界遗产地、2处预备名录遗产地和选取的7处具有古生物价值的非遗产地基于世界遗产地质地貌标准(viii)对比分析得出: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是世界上海生爬行动物多样性最丰富、时间跨度最长、分布范围较广的三叠纪化石群,具有唯一性。但已发现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化石种类、数量和研究程度上均不及世界遗产地圣乔治山。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物种多样性组成构成了一个沉寂-复苏-辐射-稳定的古海洋生物完整演变序列,具有唯一性。古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三叠纪不同生物区之间交流、演化的代表地。(3)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物种多样性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是研究三叠纪不同生物区之间交流、演化的代表地,也是三叠纪中、晚期海洋生物发展演化的最好的记录,满足世界遗产标准(viii)。根据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遗产特征分析和全球对比分析结论,对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的遗产标准,得出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满足世界遗产标准(viii)。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是世界上海生爬行类最丰富,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共同繁盛的三叠纪海生动物群,具有唯一性。并发现具有重要古生物学价值的特有属种,如盘县混鱼龙、混形黔鳄、半甲齿龟等,鱼类如奇异盘县鱼和兴义飞翼鱼等;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物种多样性组成构成了一个沉寂-复苏-辐射-稳定的古海洋生物完整演变序列,具有唯一性。化石群显示了欧洲西特提斯和北美东太平洋亲缘性,表明其也是研究三叠纪不同生物区之间交流、演化的代表地。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物种多样性在研究三叠纪古海洋生物演化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是研究三叠纪中、晚期海洋生物发展演化的最好的记录。因此满足世界遗产标准(viii)。(4)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报世界遗产存在的劣势及建议。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潜力巨大,突出普遍价值显著,但仍然存在一定劣势,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1)贵州三叠纪化石群60余年研究历史相对较短,远不及世界自然遗产地圣乔治山,约160年。虽然在海生爬行类物种多样性上相比后者有优势,但是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不如圣乔治山,研究程度较低,历史较短。但研究潜力巨大,加强对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科学研究,将很大程度上提高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申遗竞争力。(2)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包括了盘县、兴义和关岭三个片区,三个片区的组合的潜在的世界遗产价值显著,能够满足世界遗产评价标准(viii)。但单个片区价值并不足以与世界自然遗产地圣乔治山相比,遗产价值并不十分突出。要保证最大可能申遗成功,须进行捆绑申遗。(3)由于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项目刚刚开展,各方面准备不够充分。应当积极借鉴国内或者国外化石类遗产地申遗成功的历史经验,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配合,保证申遗工作的顺利进行。
[Abstract]:The Triassic marine animal fossils have been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rn parts of Europe , North America and southern China . In December 2016 , there were 42 species of marine reptiles , such as marine reptiles , fish , ammonites , bivalves , gastropods , etc .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species , quantity and degree of Triassic in Guizhou are the most abundant , the longest and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species in the world . ( 2 )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 ( 1 )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 ( 1 )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 ( 1 )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 ( 1 ) Guizhou Triassic Petrochemical Group has a relatively short history , which is less than that of St . George , the world ' s natural heritage .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里;倪培刚;孙作玉;江大勇;;贵州中三叠世盘县动物群比耶鱼属未定种的发现及其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2 陈粲;陈孝红;程龙;阎春波;;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及其生物复苏意义[J];地质学报;2016年03期
3 徐光辉;沈辰辰;;贵州中三叠世预言鱼目(近鲱形类)一新属种:奇异盘县鱼(Panxianichthys imparilis gen.etsp.nov.)(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5年01期
4 邹晓东;郭文;江大勇;孙作玉;;贵州省兴义地区中三叠世兴义动物群化石储集层古环境初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尹超;郝维城;季承;江大勇;孙作玉;;盘县—罗平动物群——中三叠世初期生物复苏、辐射的标志性生物群[J];地层学杂志;2014年03期
6 杨鹏飞;季承;江大勇;Ryosuke Motani;Andrea Tintori;孙元林;孙作玉;;贵州兴义中三叠世黔鱼龙属(爬行纲:鱼龙目)一新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马乐天;季承;孙作玉;杨鹏飞;邹晓东;;贵州兴义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的地层分布及其生物多样性[J];地层学杂志;2013年02期
8 赵丽君;刘俊;李淳;何涛;;贵州关岭海龙类一新属种——双列齿凹棘龙[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3年01期
9 钱利军;时志强;欧莉华;;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研究进展——泛大陆巨型季风气候:形成、发展与衰退[J];海相油气地质;2010年03期
10 魏家庸;;贵州三叠纪自然遗产及世界地质公园申报[J];贵州地质;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024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2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