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顺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地震识别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8-06-17 10:44

  本文选题:顺南地区 + 碳酸盐岩 ; 参考:《石油物探》2017年02期


【摘要】:顺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多、埋深大,储层规模、空间分布及发育程度复杂,区内钻井少,地震资料信噪比相对较低,储层识别与评价难度大。针对研究难点,首先,基于研究区内钻井、测井、地震和地质资料,进行了岩石物理参数特征分析,建立了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的地震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研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波场特征,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其次,开展不同类型储层的地震敏感参数分析,明确了不同尺度储层的预测方法以及小断层、裂缝的识别方法;最后,综合储层、断层及裂缝、油气等预测结果开展含油气储层发育区评价,优选有利区带及勘探目标。结果证明,采用上述思路对顺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识别与评价是有效的。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ypes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Shunnan area with large buried depth, complex reservoir siz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degree, less drilling in the area, relatively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eismic data, and great difficulty in reservoi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In view of the research difficulties, firstly, based on drilling, logging, seismic and geological data in the study are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physical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and a seismic geolog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underground conditions. Through forward modeling, the seismic wave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are studied, and the seismic identification patter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s are established. Secondly, the seismic sensitive parameter ana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s is carried out. The prediction methods of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small faults and fractures are defined. Finally, the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results of reservoirs, faults and fractures, oil and ga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areas of oil-bearing reservoirs and to select favorable zones and exploration targ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effective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Shunnan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油田采油二厂;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4-001)资助~~
【分类号】:P631.4;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凡辉;刘林;林立世;王兴文;;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9年12期

2 代双和;于京波;袁云超;毛凤军;陈志刚;;利用频谱积分属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S1期

3 赵天华;;浅谈录井现场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4 熊晓军;贺振华;林凯;黄天俊;;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数值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4期

5 李勃田;余家仁;;应用模糊数学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初探[J];石油学报;1988年01期

6 梁彩芳;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新疆地质;2003年03期

7 赵奇祥,赵炜,张建;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性[J];国外油田工程;2004年06期

8 侯海龙;顾汉明;朱定;汪桂敏;;分频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3期

9 徐剑良;程绪彬;潘校华;费怀义;;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的预测方法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年11期

10 刘春园;魏修成;徐胜峰;付志国;;地球物理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友钊;魏喜;;辽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磁性特征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范嘉松;;从世界碳酸盐岩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吕修祥;张一伟;杨宁;李建交;;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地质作用与勘探选区设想[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保丽;印兴耀;张广智;;综合参数提取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熊高君;杨举勇;肖又军;彭更新;高宏亮;贺振华;王绪本;黄德济;;基于地震正反演迭代的碳酸盐岩储层参数求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代钊;;埋藏-热液(岩溶)成岩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表征——典型实例介绍及对塔中碳酸盐岩储层演化的思考[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靳文芳;;用测井资料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花香;高如曾;;测井——地震结合的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广智;印兴耀;蒲勇;郑静静;潘永;张达;;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徐光成;刘杏芳;张小刚;;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旺;我国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记者 刘爽;碳酸盐岩储层将在石油生产中居重要地位[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全面展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记者 宗钢;塔河碳酸盐岩储层改造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2年

5 尚绪兰 尚根华 郎东江;碳酸盐岩储层驱替实验取得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通讯员 潘立银;杭州地研院借外脑攻克地质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李静 吴茂炳;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分布研究项目获好评[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张卫峰 杨卫东;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渐入佳境[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0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黎荣剑;长庆井下作业处压裂技术扬威乌兹别克斯坦[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鹏;伊朗M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苟波;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滤失机理与导流能力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志前;塔里木盆地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及成因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谭秀成;多旋回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模型[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文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石彦;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伏美燕;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杨枝;塔中地区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成永生;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周边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明;陕北志丹南部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测井解释[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伦;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蒋帅;典型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分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冯乐蒙;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复合暂堵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雷磊;全国碳酸盐岩储层CO_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韩磊;滨里海中区块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范中专;邵家油田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王熊飞;相控反演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平海涛;靖西马五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祁昭林;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2030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30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