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大凉山断裂带中段普雄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

发布时间:2018-06-18 05:24

  本文选题:大凉山断裂带 + 普雄断裂 ; 参考:《地震地质》2016年04期


【摘要】:大凉山断裂带是中国大陆大型强震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段的普雄断裂是断裂带中最长的1条次级断裂。该次级断裂的古地震活动情况对评价该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建立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开展的活动断层填图和古地震探槽研究表明普雄断裂是1条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的略向W倾的高角度左旋走滑断层。沿断裂开挖的2个探槽分别揭露了2次和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在8206 BC—1172 AD、1084—1549 AD和17434—7557BC、1577—959 BC、927—1360 AD。结合探槽古地震结果和历史地震记载,进行建模分析得到断裂的离逝时间约为0.7ka,与距今倒数第2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2.3ka。同时,根据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经验公式估算古地震事件震级在7级以上。
[Abstract]:The Daliangshan fault zo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in the large strong earthquake fault zone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in which the Puxiong fault is the longest secondary fault in the fault zone. The paleoseismicity of the secondary fau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valuate the seismicity level in the region and to establish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Recent studies on active fault mapping and paleoseismic exploration indicate that the Puxiong fault is a high-angl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with a slight W-dip activity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Two trenches excavated along the fault exposed two and three paleoearthquakes, respectively, which occurred in 8206 BC-1172 AD 1084-1549AD and 17434-7557BCU 1577-959BCn 927-1360AD. Combined with the paleoseismic results and historical seismological records, it is found that the time of the fault passing away is about 0.7 kaa, and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fault and the penultimate event is about 2.3 ka.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ormula of magnitude and surface rupture length, the paleoearthquake event magnitude is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7.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基金】:财政部重大专项(202208001)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408023)共同资助
【分类号】:P3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伟,张培震,邓起东;中卫-同心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研究[J];地震地质;2001年03期

2 董治平,何文贵,戴华光;包代河断裂古地震初步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3期

3 宋方敏,李如成,徐锡伟;四川大凉山断裂带古地震研究初步结果[J];地震地质;2002年01期

4 杨晓平,冉勇康,胡博,郭文生;内蒙古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带乌加河段古地震活动[J];地震学报;2003年01期

5 曹高社;高立祥;林玉祥;俎新许;王亚伟;邢娜娜;陈俊侠;徐光明;;晚白垩世西峡盆地和夏馆盆地古地震事件的发现及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年04期

6 李安;冉勇康;徐良鑫;刘华国;李彦宝;;西南天山东柯坪推覆系古地震初步研究[J];地震地质;2011年04期

7 尹功明,徐锡伟,孙瑛杰,陈杰,刘爱国;河北省阳原六棱山北麓断裂古地震年代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地震;1997年01期

8 冉勇康,邓起东;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1999年01期

9 柴炽章,廖玉华,张文孝,许文俊,申旭辉,田勤俭;灵武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及其破裂特征[J];地震地质;2001年01期

10 徐起浩,冯炎基,施建生;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的福建深沪湾古地震研究[J];地震地质;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浩越;青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其对区域构造运动模式的约束[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2 李西;川滇地块云南地区不同发育阶段边界断裂破裂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3 张克旗;青藏高原北缘若干断裂(带)古地震事件释光测年及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4 李安;西南天山柯坪推覆系晚更新世古地震及其分段性地貌响应[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婷婷;玉树断裂带地震落石及其钙膜U系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庞炜;祁连山前逆冲断裂带古地震识别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3 卫蕾华;基于高分辨率粒度、磁化率分析的黄土地层划分与古地震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4 付俊东;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塔藏断裂罗叉段古地震及大震重复间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5 任治坤;则木河断裂带古地震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7年

6 许洪泰;青藏高原东南缘磨西断裂和东北缘塔尔湾—池家刺窝断裂古地震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7 徐国强;豫西南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古地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斌;龙门山—岷山断裂带的古地震活动:来自岷江上游古堰塞湖的沉积记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杜鹏;贺兰山东麓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和古地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俞晶星;雅布赖山前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与古地震[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本文编号:2034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34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e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