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火山岩区岩性组合-岩相填图试验——以内蒙古西太仆寺破火山为例
本文选题:岩性组合 + 岩相 ; 参考:《地质通报》2017年11期
【摘要】:中国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几经反复,为了与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相区别,反映火山作用的特点,先后探索过双重填图法(即岩相-地层学填图方法)、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填图法等,在局部地区取得过重要进展和成果。但在全国层面的实际填图工作中,没有摆脱将火山岩作为地层(组)的习惯性做法。探索和总结适合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体系,坚持推广反映火山作用特点的填图技术方法仍然是区调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火山岩相是重溯火山作用过程、恢复古火山机构的基础,理应成为火山岩地质图所要表达的核心要素,而岩性组合是确定岩相类型最直接和最可靠的依据。利用岩性组合-岩相进行火山岩区填图能够很好地反映陆相火山作用的特点。
[Abstract]:The mapping method of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 area in China has been repeated several times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traditional mapping method of sedimentary rock area, i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sm. The dual mapping method (i.e. lithofacies stratigraphic mapping method, volcanic tectonics lithofacies mapping method, volcanic stratigraphic mapping method, etc.) has been explored successively, and important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local areas. However, in the practical mapping work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practice of using volcanic rocks as strata (formations) has not been eliminated. It is still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mapping method system suitable for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 area and to popularize the mapping technique which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sm. Volcanic facies are the basis of the process of retroactive volcanism and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volcanic mechanism, which should be the core elements of volcanic geological map, and lithologic assemblage is the most direct and reliable basis for determining lithofacies types. Lithologic assemblage-lithofacies mapping of volcanic rocks can well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volcanism.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显生宙重大岩浆事件调查与岩浆岩试点填图》(编号:121201102000150021)
【分类号】:P588.14;P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莽庭;骆学全;张雪辉;湛龙;张勇;武玲;;数字填图技术在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填图中的应用[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8年02期
2 谢凌锋;姚仕中;;对数字填图系统实际应用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12年03期
3 劳子强;1∶5万区调运用填图新方法取得新进展[J];中国区域地质;1994年02期
4 张雪亭;;矿区地质填图中非正式填图单位的应用——兼论有关术语、填图精度及填图原则[J];青海地质;1999年01期
5 葛梦春,方成名,于庆文,李超岭;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J];新疆地质;2003年S1期
6 马瑞申;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首次在河南应用[J];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11期
7 贺文莲;;浅谈数字填图技术的应用[J];华北国土资源;2009年04期
8 铁肖永;梁春艳;;数字化填图技术中地质路线整理技巧与方法的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07期
9 蔡雄飞,张雄华,章泽军;1∶50000面上填图急需注意的一个问题[J];岩相古地理;1998年03期
10 熊昌利;杨学俊;曾宜君;谢启兴;郝雪峰;秦宇龙;梅刚;;数字填图在1∶25万色达县、阿坝县幅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戴宗明;李宗凡;;四川甘孜地区西康群填图方法再实践[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王志伟;童劲松;储东如;吴维平;汪德华;;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以1:25万合、六、蚌三幅第四纪钻孔录入为例[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顾红英;黄国骞;;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单井岩相及沉积微相的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平山;顾金秋;;区域化探相关元素簇团填图技术可行性研究[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5 张允白;;扬子陆块中奥陶世早期鹦鹉螺多样性与岩相的关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磊;郭友钊;言会;张立为;孙成才;;江西省区域物性填图简介[A];地球物理调查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振峰;郝天珧;戴明刚;;Markov链模型在储层岩相模拟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允白;;扬子陆块中奥陶世早期鹦鹉螺多样性与岩相的关系[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吕古贤;舒斌;郭涛;夏林;刘杜娟;邓军;鲁安怀;张成江;修淑芝;丁益民;;胶东阜山金矿床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大比例尺填图[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通讯员 陈爽;从南走到北,从昼走到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唐庭忠 马立柯 李炳武;青春在异国闪耀[N];中国矿业报;2013年
3 张龙;立体合作填图试点成果报告通过评审[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张先余;顾金秋;老成果有了新用途[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记者 王宏坤;填图找矿新方法研究成功[N];中国矿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攀科;成像光谱相似矿物识别及其矿物填图的不确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蒙启安;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岩相及储层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岩心矿物立体填图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刘爽;储层岩相的分形识别[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霍红元;HyMap星载模拟数据质量评价与矿物填图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郭洪义;东昆仑纳赤台地区高光谱遥感岩矿填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徐建强;多点统计在岩相预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6 李云广;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李乃志;安徽巢北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实习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D];西北大学;2005年
8 张新;徐州地区馒头组米级旋回层序和碳酸盐岩岩相—微相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杨忠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岩相特征精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田茂杰;基于Hyperion与SASI数据的矿物填图方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本文编号:2035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3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