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华南北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发布时间:2018-06-25 07:11

  本文选题:互相关 + 背景噪声 ; 参考:《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研究区域位于华南大陆北缘与华北克拉通交界处(112°E~119°E,29°N~33°N),主要包含了秦岭-大别造山带、苏北盆地南缘、江汉盆地以及扬子准克拉通部分地区.本次研究利用北京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安装的共计60台流动地震台站从2014年9月开始记录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获得研究区域经验格林函数并提取频散曲线.本文先使用了线性叠加以及S-transform方法提高互相关函数的信噪比,并同时使用FTAN方法以及一种谱方法来提取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为了对频散曲线进行质量控制,本文还使用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k近邻算法来自动识别过滤异常频散曲线.最终利用频散信息进行层析成像,获得了研究区域8~35 s的瑞利波相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1)谱方法提取的频散曲线与FTAN方法获得的结果相一致,且能够克服3倍波长的限制,对于研究区域较小具有重要意义.(2)8 s周期速度异常显示江汉盆地沉积中心位于30°~30.5°范围内,且呈NW向展布;(3)12~14 s的速度异常暗示江汉盆地的基底大约是15 km,这与其地震活动性一致;(4)20 s周期的高速异常显示江汉盆地具有较浅的莫霍面,而苏北盆地南缘以及黄山地区可能具有较深的莫霍面.(5)苏北盆地南缘8~35 s周期均呈现低速异常,这可能说明其具有巨厚的沉积层以及较深的莫霍面.
[Abstract]: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 and the North China Craton (112 掳E ~ (119) 掳E ~ (29) 掳N ~ (33 掳N) and mainly includes the Qinling Dabie orogenic bel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Subei Basin, the Jianghan Basin and some areas of the Yangtze quasi craton. This study uses a total of 60 mobile seismic stations instal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 to record continuous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September 2014. The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of the studied region is obtained by the background noise cross-correlation method and the dispersion curve is extracted. In this paper, the linear superposition method and S-transform method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FTAN method and a spectral method are used to extract the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dispersion curve. This paper also uses a 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filtered anomalous dispersion curves. Finally, the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y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study area of 8 ~ 35 s was obtained by using dispersive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ispersion curves extracted by the spectral method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FTAN method and can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3 times wavelength.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area to be small. (2) the 8 s periodic velocity anomaly shows that the sedimentary center of Jianghan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range of 30 掳~ 30.5 掳. (3) the velocity anomaly of 12 ~ 14 s implies that the basement of Jianghan basin is about 15 km,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eismicity of Jianghan basin, and (4) the high speed anomaly of 20 s period shows that Jianghan basin has a shallow Moho surface. However, the southern margin of Subei basin and Huangshan area may have deeper Moho surface. (5) the 835 s cycle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Subei basin shows a low velocity anomaly, which may indicate that it has a very thick sedimentary layer and a deeper Moho surfac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分类号】:P3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志才,刘兴斌,乔卓尔,李海青;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灵敏场分布的确定[J];测井技术;2000年04期

2 王琦;实测坑透资料的层析成像特殊处理效果[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4期

3 黄家会;甚高频电磁波层析成像及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4 赵连锋,王卫民,姚振兴;逐次线性化衰减层析成像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5 朱俊生;聂欣;王日升;;运用层析成像法勘测土中水[J];山西建筑;2008年21期

6 徐小明;史大年;李信富;;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7 D·W·Vasco;臧怀仁;;用层析成像法确定地震速度界限[J];石油物探译丛;1992年03期

8 张霖斌,刘迎曦,阎贫,赵振峰;层析成像中的阻尼代数重建技术[J];石油物探;1992年04期

9 季颖,顾本立,陈槞;井间衍射层析成像的模拟和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10 郭路平;基于心迹线频移的地震衰减层析成像[J];石油物探译丛;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俊兴;朱介寿;聂在平;;电磁波层析成像的新方法[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李玉喜;刘四新;;跨孔层析成像四种算法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赵连锋;王卫民;姚振兴;;逐次线性化衰减层析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地球深部)[C];2004年

4 黄光南;刘洋;;层析成像数据和射线不均匀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俊兴;朱介寿;;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姚振兴;;井间多尺度走时层析成像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介寿;严忠琼;曹俊兴;张雪梅;;勘探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系统[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8 底青云;王妙月;;电阻率层析成像的积分法[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速度差对井间初至层析成像质量的影响[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飚;刘启元;陈九辉;;多尺度层析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寰;层析成像技术揭示地球奥秘[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孟凡君;资源勘探的得力助手[N];中国矿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翠;矿井复杂构造雷达波走时层析成像反演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风雪;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袁志亮;井间声波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应用研究与软件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王飞;跨孔雷达走时层析成像反演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孙安辉;一维速度结构和三维有限频全波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雷旭友;多源多孔对联合反演方法及其在电磁波层析成像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裴顺平;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体波速度层析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8 于大勇;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刘鑫明;煤岩介质中中高频电磁波传播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10 彭凌星;非均匀介质中钻孔雷达数值模拟与成像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基于地震初至与反射波旅行时的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刘妍;主、被动源地震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3 张欣;地震速度与衰减层析成像新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张倩;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的改进PSO非线性反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朱兵兵;有限频菲涅尔体层析成像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李贞;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多尺度层析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7 孙超然;基于模拟退火的声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孙继刚;浅表速度分布井地CT反演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史健宇;藏南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多剖面、多震相联合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年

10 李玉喜;钻孔雷达层析成像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5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65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