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本文选题:隔震结构 + 结构动力反应 ; 参考:《岩土力学》2016年S1期
【摘要】:正著译者:庄海洋于旭,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6年3月,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装帧:平膜,标准书号:978-7-112-19056-0,页数:136。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完成的专著。隔震技术是结构抗震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作者通过本书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在此领域的研究高度和深度。本书共包括10章,第1章绪论;第2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技术;第4章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动力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Abstract]:Zhuang Yuxu, edition: first edition, publication time: March 2016, opening book: Xiao16, publishing unit: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 binding: flat Film, Standard Book No.: 978-7-112-19056-0, page number: 136. This book is a monographs completed by the author after years of dedicated research. Isolation technology is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earthquake resistance. Through this book, the author shows the depth and depth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e book consists of 10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of soil-pile-isolated 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oil-pile-isolated 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 vibration table model test technique; In chapter 4,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isolated structures on rigid foundation is studied by model test.
【分类号】:TU435;TU35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岩;;日本召开隔震结构国际专题讨论会[J];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01期
2 邓雪松;隔震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04期
3 姚谦峰,夏禾;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振动特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1期
4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和主要问题[J];力学进展;2003年03期
5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的优化设计[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1期
6 王焕定;付伟庆;刘文光;于德湖;程树良;;规则隔震结构等效简化模型的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08期
7 李向真;王铁成;雷丽;;底部弱层非规则布置隔震结构的计算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4期
8 夏英华;邹立华;杨宏;;多单体组合隔震结构考虑摆动的振动控制研究[J];甘肃科技;2008年24期
9 商昊江;祁皑;范宏伟;;高层隔震结构等效模型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陈邦伟;;层间隔震结构简化设计分析[J];科技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珍;祁皑;;大底盘单塔层间隔震结构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平;;基底隔震结构的直接能量法[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3 褚青青;龚克勤;;隔震结构的技术经济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永峰;李慧;吴忠铁;李松;唐能;;近场多维地震激励的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分析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5 吕梦周;马凯;唐绍雪;赵楠;胡正平;李蕊;贺阳;;中间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6 赵楠;马凯;李婷;陈彬磊;;高层中间层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7 杜永峰;张尚荣;;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矩阵摄动法[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邢银行;李章政;简超;;隔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楠;马凯;陈彬磊;李婷;;高层多塔中间层隔震结构的设计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杜永峰;朱前坤;李万润;李慧;;超长复杂隔震结构施工力学及全过程监测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党育;复杂隔震结构的分析与软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杜永峰;被动与智能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控制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尹强;非线性橡胶隔震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马长飞;隔震结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与抗倾覆易损性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邹立华;工程结构减震控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杨迪雄;隔震结构优化设计和工程数值方法中的混沌[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徐扬;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戴俊;“三跨四柱式”钢管砼桩基框架码头结构动力性能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冬梅;带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基础的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韩星;采用隔震装置的混凝土框架—网架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5 谢晓天;带有基础隔震的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6 段龙宝;基于小波分析的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陶欣欣;基于随机平均法的Maxwell阻尼器耗能结构随机响应分析[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8 石艳旺;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控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9 陶明白;大底盘高塔楼隔震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及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成世峰;隔震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0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7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