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盾构下穿大量老龄浅基民居沉降控制研究
本文选题:盾构下穿 + 密集建筑物 ; 参考:《长安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盾构法施工的日渐成熟,盾构线路的选择从最初的适合软土地层,逐步发展为适合各类地层的施工,从常规的沿空旷地带以及城市道路下前行,发展为沿地面环境复杂、地面建筑较多的地下敷设。随之而来,各种盾构施工问题也随之显现,施工难度逐渐加大,对地面、房屋沉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此,如何抑制沉降,确保盾构施工中上方建筑物的安全,是盾构施工技术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莞惠城际某标段穿越地质多变的复合地层,地层自上至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全风化、强风化及弱风化混合片麻岩,隧道下穿大朗镇黎贝岭村、巷尾、巷头以及大井头村,上覆建筑物密集,覆盖率达90%以上,多为七八十年代老龄浅基民居,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论文以莞惠城际某标段盾构施工为基础,通过现场实际效果及理论分析,总结出盾构下穿大量老龄浅基民居沉降控制的关键技术。论文通过研究项目地层地质环境等综合因素论述了盾构机选型的基本特征,针对复合地层下穿密集房屋群的特征因素,通过对房屋主动注浆及跟踪注浆加固、各地层掘进参数控制、盾构机通过特殊地质段、复合地层泥膜保压、盾构下穿繁华老城区的地面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通过采用监控量测信息化指导方法,进行盾构掘进的管控及预控,从而实现了大直径盾构下穿大量老龄浅基民居过程中的安全稳定,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maturity of shield construction, the selection of shield road line from the initial suitable for soft soil layer,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strata construction, from the conventional along the open areas and urban road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ground environment, Underground laying with more ground buildings. Subsequently, various kinds of shield construction problems also appear,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ground, housing settlement requirements are also raised. Therefore, how to restrain the settlement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s above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 certain section of Guanghui city passes through the complex strata with changeable geolog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strata are plain fill, silty clay, total weathering, strong weathering and weak weathering mixed gneiss. Under the tunnel, it passes through Libeling Village, Dalong Town, and ends the roadway. The overlying buildings in Xiantou and Dajingtou villages are overlying with coverage of more than 90%. Most of them are old and shallow base house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e construction is difficult and the safety risk is high. Based on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of a certain section of Guanhui cit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settlement control of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shallow foundation under shield tunneling through the actu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spo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hield machine type selection are discussed by studying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such a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roject, and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the dense building group under the composite stratum, the active grouting and tracing grouting are used to reinforce the building. Research on the parameter control of tunneling in different places, shield machine through special geological section, compound layer mud film to keep pressure, ground safety management work under shield tunneling through prosperous old urban area, through adopting information guidance method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The control and pre-control of shield tunneling are carried out to realiz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large diameter shield tunneling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aging shallow residential buildings, which provides experi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55.43;TU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克志,王梦恕;盾构的选型及国产化问题[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薄志义;王坡;张楠;;盾构机轴线方位角解算原理研究[J];北京测绘;2006年03期
3 王立奇;;盾构隧道工法浅谈[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9期
4 冯强;薛玉庭;;盾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控制方法[J];科技风;2008年17期
5 马金伟;;西安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有限元分析[J];科技资讯;2009年22期
6 李宗艺;;浅谈各类盾构机的现状和未来[J];河南科技;2013年17期
7 俞凯;;浅谈盾构机的发展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6期
8 杨开艮;;地铁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1年03期
9 余勇利;罗晓娟;王永军;;北京地区隧道盾构法施工中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2年01期
10 杨凯文;;激光法盾构自动导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测绘;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海霞;赵文;王钊宇;于建军;;地铁盾构法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馈;孙谋;;重庆过江隧洞盾构法施工泥水处理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开荣;;我国盾构隧道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洪开荣;;我国盾构隧道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卿伟宸;廖红建;钱春宇;;盾构法施工影响地面最大沉降的若干因素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桥本正;管茜檬;朱合华;马险峰;;大口径长距离盾构机风险评估事例[A];同济大学校庆论坛——“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论坛”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院士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沈建奇;金先龙;丁峻宏;李根国;王吉云;;盾构法施工三维并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暖堂;;城市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的测量技术[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孔思丽;王建国;T.Nogami;;都市高密集建筑环境中双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董伟东;;盾构机激光导向系统原理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地 通讯员 申阳;开辟盾构数字化智能化新征程[N];科技日报;2014年
2 肖华;盾构“神器”助力新兴市场[N];中华建筑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陈克然;盾构市场“发烧” 科学施工不容忽视[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尤云;盾构企业追逐“英雄”时代[N];中华建筑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赵洪亮;盾构施工如何“创新 安全 突破”[N];中国水利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付毅飞;国产盾构加速地铁建设[N];科技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润;黄昌富:勇往直前的“盾构机”[N];光明日报;2011年
8 成海忠;钟儒华;走在地铁施工前沿[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汤璇;领先国内的盾构“地中对接 洞内解体”法[N];广东建设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谢建蒲 通讯员 杨延安;盾构直指长江北岸[N];中国交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山;盾构隧道先隧后井施工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余莉;苏州软土地层小净距隧道盾构施工交互影响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梁荣柱;软土盾构隧道掘进环境效应及其邻近开挖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孙海霞;砂性地层盾构法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潘茁;盾构施工全过程引起的土体扰动与分层沉降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杨兵明;宁波软土地层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施工引起地层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胡国良;盾构模拟试验平台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马可栓;盾构施工引起地基移动与近邻建筑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贾勇;盾构施工地层变形实测与三维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徐前卫;盾构施工参数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及其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龙刚;大直径盾构下穿大量老龄浅基民居沉降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杨宏泰;大直径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安全性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梁霄;盾构超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盾构区间工程监测实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韩金容;卵石地层盾构隧道近接铁路桥桩基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赵晋;盾构隧道管片位移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高照;富水砂砾地层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控制参数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郭孝坤;郑州地铁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建筑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杨啸南;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下穿建筑物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9 张建毅;盾构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贾玉生;盾构施工近接桩基的影响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89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8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