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临汾致密砂岩气勘探区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3 10:27
【摘要】:以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钻井取心资料,进行室内描述和薄片分析,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临汾西部地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_8段的沉积砂体与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认为:研究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_8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相,并细分为3个亚相8个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沉积主体;山_2段的渗透率和试气效果明显高于山_1段和盒_8段;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储集物性好于河口砂坝微相。研究区山_2段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下步油气开发的最有利相带。该研究为临汾致密砂岩气藏有利探区的优选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diment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 the laboratory description and thin slice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ing well logging data and drilling coring data.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sandbodies and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Shihe8 member of Shanxi formation and Xiashihezi formation in western Linfen are stud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raided river delta-lacustrine sedimentary facie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Shanxi formation and Xiashihezi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and are subdivided into 3 subfacies and 8 microfacies, and the delta front subfacies is the main sedimentary body. The permeability and gas test effect of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stuarine bar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s better than the estuarine bar microfacies. The microfacies of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in Shanshizi section of the study area is the most favorable facies zone for the next step of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guidance for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 for Linfen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与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页岩气储层低频脉冲水力压裂增渗机理研究”(51304258) 国家“十二五”重大油气专项“煤层气排采工艺与数值模拟技术”专题“煤层气藏产气潜能分析与产能评价方法研究”(2011ZX05038-001)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新华;贾爱林;谭健;何东博;;中国致密砂岩气开发工程技术与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5期

2 王志磊;郭红梅;;测井曲线相关性分析及其在致密砂岩气层识别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3 罗富平;张华;叶芊;周吉生;;致密砂岩气井递减参数的合理取值[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2年01期

4 戴金星;倪云燕;吴小奇;;中国致密砂岩气及在勘探开发上的重要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3期

5 ;吐哈油田致密砂岩气勘探如火如荼[J];吐哈油气;2012年01期

6 童晓光;郭彬程;李建忠;黄福喜;;中美致密砂岩气成藏分布异同点比较研究与意义[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06期

7 张国生;赵文智;杨涛;郭彬程;邓松涛;;我国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分布与未来发展地位[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06期

8 孙越;李振苓;郭常来;;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19期

9 李建忠;郭彬程;郑民;杨涛;;中国致密砂岩气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04期

10 张琼;张伟;夏敬民;李光华;;建111井致密砂岩气显示录测井解释研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柳少波;公言杰;范俊佳;姜林;洪峰;;致密砂岩气流体系统演化及其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2 周义军;付守献;郭亚斌;强敏;;致密砂岩气地震储层表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晓辉;陶士振;朱如凯;袁选俊;;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地质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松扬;黄国骞;秦绪英;;塔巴庙区块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识别及评价标准研究[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松扬;;塔巴庙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测井特征参数评价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松扬;致密砂岩气层测井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及识别评价技术[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婷;大牛地气田山2段致密砂岩气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丹;苏里格气田东南部盒_8段致密砂岩气层综合识别[D];西北大学;2016年

3 秦伟;典型致密砂岩气成藏机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孙越;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地层致密砂岩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5 庄华;苏里格致密砂岩气层压裂产能测井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游利军;致密砂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机理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黄涛;致密砂岩气储层分类与流体性质识别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朱佳音;召51区块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沈谦;致密砂岩气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10 邢徐娇;北祁连武威盆地石炭系致密砂岩气远景评价与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19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19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