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虚源成像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15 13:31
【摘要】:虚源成像法可以避开地形起伏和复杂上覆地层对深部地质目标体的影响,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和保真度。为了提高虚源成像的质量,在射线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单层水平介质条件下虚源成像观测系统设计的定量表达式,从运动学的角度解释了固定相位点的物理意义,即满足反射波入射角等于直达波入射角的炮检点空间分布。同时,提出了调谐采样间隔的概念,为反射波信息准确重构的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参数对虚源成像质量的影响,其中介质速度和检波点的埋藏深度对成像质量有较大影响,而地质目标体的埋藏深度以及检波点间距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小。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介质速度和检波点埋藏深度的不断增大,调谐采样间隔不断增大,炮间距的选择范围也随之不断增大,进而为虚源成像地震数据采集提供更加高效保真的设计方案。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irtual source imaging , the paper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virtual source imaging observation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ngle - layer horizontal medium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irtual source imaging , this paper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virtual source imaging observation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ngle - layer horizontal medium .
【作者单位】: 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22860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3AA064202) 中核集团龙腾二期重大专项资助
【分类号】: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丽娟;姜建军;;起伏地表三维可视化观测系统设计[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2 杨汝超;王正军;;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仪器联机应用[J];石油仪器;2009年04期

3 敬龙江;何光明;周阿波;刘鸿;胡善政;;复杂构造真地表地震观测系统设计软件[J];石油科技论坛;2013年02期

4 刘守伟;耿建华;冯伟;;控制照明与面向目标成像的观测系统设计(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Applied Geophysics;2005年04期

5 碗学俭;吴树奎;杨素玉;邓会平;;马厂油田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研究[J];石油物探;2008年06期

6 卢湘鹏;;西部山前带观测系统设计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3年04期

7 李佩;陈生昌;常鉴;徐国庆;;基于波动理论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8 许崇宝,宁方助,孙立新,王真;成组加密法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及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4期

9 王亚辉;赵鹏;张晓花;瞿长青;周仲楠;;三维可视化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在承德复杂山地工区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1期

10 潘文锋,贾随良,梁春生,王小山,皇甫煊;灵活二维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应用[J];石油物探;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霍全明;彭苏萍;程增庆;勾精为;;一种经济高效的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设计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马昭军;唐建明;;宽方位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设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夏建军;苏卫民;彭晓;罗新安;;准噶尔盆地高密度空间采样三维观测系统设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熊晓军;贺振华;黄德济;;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绍新;刘占杰;;薄互层地质目标的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万金;刘进凯;裴跟弟;李晓欣;;煤田采区纵横波联合勘探中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登科;多波地震勘探中观测系统设计与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玉贵;Walkaway VSP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寿;川南资阳地区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周龙;非水平假设观测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3 于文昌;城区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4 吴军;基于全局优化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5 李佩;复杂构造地区高精度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6 周星;基于三维GIS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徐军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拐3井西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24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24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