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
本文关键词: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7年10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27,No.5Oct.,2007
第27卷第5期 MARINEGEOLOGY&QUATERNARYGEOLOGY
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
张志忠,顾兆峰,刘锡清,张志珣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摘要:利用浅地层剖面、卫星遥感及钻孔资料,研究了南黄海灾害地质类型及其分布,编制了南黄海灾害地质图。南黄海灾害地质类型很多,包括活断层、地震、海岸侵蚀、海岸淤积、沙波、现代潮流沙脊、古潮流沙脊、水下三角洲、古三角洲、古河道、浅层气、埋藏古河道、埋藏古三角洲和埋藏古湖沼洼地等。它们的分布范围很大,特别是在12215°E以西的海域和海岸带地区,海洋灾害地质类型分布密集。晚更新世以来黄海地区发生了3次大规模海进,3次海进之间还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退成陆过程,这些过程决定了南黄海海域复杂的海洋灾害地质类型及分布。南黄海众多的灾害地质问题将会对海底工程建设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灾害地质类型;分布;地质环境;演变;南黄海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21492()052001508
灾害地质是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条件或地质现象,()发展机制、分布规律[1](要素)就是对海底影响的各种地质条件或地质现象。由于海岸经济和海洋油气和固体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海上工程设施日益增多,为了有效地防灾减灾,海洋灾害地质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南黄海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潜力区,是我国对外交流海底管线的必经之地。对南黄海灾害地质的研究开展较早,1983—1984年,秦蕴珊针对南黄海的古河道进行了研究[2];之后,李凡和国家海洋局一所的科技人员根据新补充的调查资料,又对南黄海的灾害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325],但总体研究程度还很低。本文根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2000—2002年在南黄海进行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浅地层剖面资料、海岸带遥感资料和其他地质调查资料,进一步研究了南黄海地区的灾害地质类型和地理分布,探讨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地质环境演变与灾害地质的关系。
:32°~36°N、—2002年在我国黄海南部海域,以探查海底以下0~100m深度范围内浅部地层、灾害地质类型及分布,共完成浅地层剖面测量5629km(图1),调查所用仪器为英国GeoAcoustics公司出产
的Geopulse5000型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2000年使用)和英国AAE(AppliedAcousticEn2gineering)公司出产的SBP/AAE型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2001、2002年使用),通过实验确定的两套仪器的参数和有关指标见表1。由于浅水区的二次(或多次)反射和浅层气在研究区中西部的广泛分布,浅地层剖面总体上不太清晰,可解释深度为0~80m,分辨率014~018m。
浅地层剖面的分析解译采用从已知到未知、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方法,并依据层序划分原则、反射界面的识别标志(上超、下超、削截和顶超等)和反射波组的振幅、频率、连续性、波形和反射形态的变化,结合测深、海底地质取样和钻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以识别出各种灾害地质类型,总结它们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在研究区海岸带收集了1985、1992和2002年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的MSS、TM和ETM+遥感图像,TERRA卫星的MODIS数据和1∶5万沿海地形图,经过2002年8月对苏北海岸
1 资料及分析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的“1∶100万南通幅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211000001)
),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作者简介:张志忠(1965—
进行的实地观测和定位,进一步研究了海岸线变迁。
2 灾害地质类型划分
海洋灾害地质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总体来
地质研究.
收稿日期:2007204206;改回日期:2007207203. 张光威编辑
本文关键词: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