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黄土高原南部35万年以来的古温度变化和极端干旱事件:微生物脂类的记录

发布时间:2018-07-25 08:02
【摘要】:中国黄土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厚度大的准连续沉积,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是研究第四纪北半球陆地气候变化的优良载体。运用可靠的指标恢复黄土高原的古温度,不仅可以为当今气候模型提供更为准确的边界条件,还能帮助了解地质历史时期温度变化规律,为预测全球和区域温度走势提供重要的参考。微生物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aycerol Tetrethers)是古菌和某些细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其中类异戊二烯GDGTs(isoprenoid GDGTs,简称iGDGTs)被认为是由古菌合成,而支链GDGTs(branched GDGTs,简称brGDGTs)被认为是兼性厌氧异养细菌产生的,且在各类地质体中均广泛存在,作为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生物标志物受到广泛关注。其中brGDGTs化合物可用于定量重建古温度,而基于古菌iGDGTs和细菌brGDGTs相对比值的指标Ri/b和BIT可用于指示干旱化事件。本文在已有中国表层土壤GDGTs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以黄土高原南部渭南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DGTs的温度和古水文指标重建了黄土高原350 ka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对渭南黄土剖面S0-S3阶段,350 ka以来的198个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了类脂物的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出了含量较丰富的微生物GDGTs化合物。对GDGTs化合物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液相色谱分离方法进行测试:一种是传统的氰基柱法,能够将brGDGTs分为9个化合物;另一种是新的硅胶柱串联方式,能够分离brGDGTs的5-甲基和6-甲基异构体,将前面的9个化合物进一步分离成15个brGDGTs化合物。通过对两种方法得到的指标进行评估,然后将其用于重建渭南地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得到主要认识如下:(1)5-、6-甲基brGDGTs的分离提供了新的古气候代用指标。前人对新方法的运用主要集中于brGDGTs相关指标,而忽略了新方法对含iGDGTs相关指标的影响,本文集中对比了新老方法对iGDGTs和brGDGTs及其相应指标的影响。对渭南剖面中运用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方法测出的iGDGT化合物中,iGDGT-1 3均在左侧出现“肩峰”。在iGDGTs相关指标的计算中,需将“肩峰”一并纳入积分,在计算时将“肩峰”及其对应的本峰当做一个化合物。对比新老方法对指标的计算结果,发现新方法对只基于iGDGTs的指标TEX86产生了较小的偏差,对BIT几乎无影响。(2)渭南剖面中,6-甲基brGDGTs平均占整个brGDGTs化合物含量的34.6%。其中GDGT-Ia,-Ib,-IIa’三种化合物平均占总brGDGTs的70%。brGDGTs-Ia含量最丰富,在所有样品中占总含量的17.8% 46.5%。将渭南黄土中brGDGTs的分布特征和已发表的全球土壤、中国北方土壤中的brGDGTs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发现三者有明显不同。其中渭南黄土中brGDGTs的分布与全球土壤基本类似,主要的差异是IIIa’,IIa和IIa’三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而中国北方土壤中brGDGTs在分布特征和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均与前两者有很大区别。对渭南剖面甲基化指数的分析显示,350 ka以来绝大多数时候MBT’5ME和MBT’6ME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在整个时间段中,大部分时候MBT’5ME超前于MBT’6ME的变化,最多可超前10 ka。这种明显的相位差说明该区域温度和季风降水是不同步的,很可能分别响应温度和pH(或土壤湿度)。(3)本文运用多个公式重建、对比得出了最近350 ka以来的渭南黄土剖面定量古温度曲线:运用了4个基于新方法的温度校正公式对渭南地区的古温度进行重建,并与2个基于传统方法的温度校正公式进行对比。这些公式分别基于全球土壤、中国区域土壤和中国北方土壤得到。采信基于新方法5-、6-甲基brGDGTs建立的MATmr公式恢复的结果为35万年以来渭南地区的古温度变化。温度变化范围为13.1 23.7°C。基于中国北方土壤建立的温度校正公式恢复的古温度变化范围值比其他公式大的多,甚至温度出现负值,需谨慎用于重建黄土高原南部的古温度变化历史。(4)本文首次利用微生物类脂物重建了黄土高原南部350 ka以来的极端干旱事件记录,在过去4个冰期终止期(Termination)时都发生了极端干旱事件:在绝大多数样品中,Ri/b值呈现稳定的低值(约0.2),但在过去的四个冰期终止期,Ri/b值急剧升高,据此判断在以上四个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发生了极端干旱事件。对比类脂物重建的干旱事件与粒度、北大西洋冰筏事件,发现其部分一致,说明说明通过增强的西风带和冬季风传输,北半球高纬度的气候变化导致了黄土高原南部的极端干旱事件。但是类脂物没有记录冰期时的干旱,而只记录了冰期终止期的极端干旱事件,说明一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低纬度地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深海沉积物δ13C和婆罗洲地区石笋中的δ18O记录了冰期终止期时的存在类El Ni?o变化。说明此时通过沃克环流向西太平洋上空输送的热量和水汽大幅度减少,导致了向亚洲季风区输送的热量和水汽匮乏,放大了冰期终止期黄土高原干旱事件的程度。因此,黄土高原地区在冰期终止期时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可能受到来自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热带大洋气候信号的共同驱动,而不仅仅受高纬度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5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钧;唐耀庚;;全球温度变化的热力学平衡和最新发现[J];地学前缘;2008年06期

2 曲建和,孙安健;黄淮海地区近四十年来温度变化特征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1年04期

3 杨兆芬;姚力群;张家林;董先平;;合肥市室内蟑螂的调查及其对光照和温度变化反应的研究[J];白蚁科技;1993年01期

4 陈峪,叶殿秀;温度变化对夏季降温耗能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5年S1期

5 郑景云;葛全胜;方修琦;张学珍;;基于历史文献重建的近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比较研究[J];气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磊;龚志强;支蓉;封国林;;基于复杂网络研究中国温度变化的区域特征[J];物理学报;2009年10期

7 姜爱军,董晓敏;江苏省近40年温度变化的诊断分析[J];气象;1991年01期

8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年12期

9 唐秀家,颜大椿;温度变化环境热线现场校准装置(英文)[J];计量学报;1998年04期

10 ;海拔高度与温度变化的换算方法[J];四川果树资料汇编;197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海;洪业汤;;近6000年红原温度变化历史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谢树成;王志远;易轶;姚檀栋;陈发虎;Richard Evershed;;分子化石记录的第四纪古植被与古气候信息[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孙玉兵;陈天虎;谢巧勤;;西峰剖面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古气候恢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濮冰;闻新宇;王绍武;周天军;朱锦红;;中国温度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伍婧;刘强;;晚冰期月亮湖炭屑记录反映的古气候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4年

6 陈乐尧;;从昆明盆地滇池北缘第四纪孢粉组合讨论古气候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C];1984年

7 刘现彬;夏敦胜;贾佳;;兰州九州台黄土磁性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锡浩;;郑州附近高分辨率黄土地层与短时间尺度古气候变化记录[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9 于群;;全球温度变化特征及气候变暖对北京的影响[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10 张宇;李作川;徐娇华;徐晓辉;;全球温度变化下声速异常的时空特性[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欧阳钊;室温需常调[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2 雨佳;居室温度要常变化[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3 余波;全球古气候观测系统概述[N];中国气象报;2002年

4 田羽;炎热夏天不宜做的事[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5 记者 张平阳;2068年青藏高原温度降至谷底[N];西安日报;2011年

6 肖风珠;气温过低过高都会夺命[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7 汪勤模;不可小看1℃的温度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长燕;黄土高原南部35万年以来的古温度变化和极端干旱事件:微生物脂类的记录[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2 李高远;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藻类演化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杨桂芳;流域、古气候、人类活动——机理、过程、指标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冬雁;川西高原甘孜黄土记录的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李彬;岩溶区古气候替代指标及桂林地区14万年来古气候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9年

6 胡建芳;3万年来南沙海区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1年

7 王冠民;古气候变化对湖相高频旋回泥岩和页岩的沉积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杨桂芳;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9 付淑清;南海南部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10 魏子新;长江三角洲东部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新构造运动、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的耦合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平阿丽;基于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温敏型胶束体系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2 程健;合肥市2006~2012年温度变化对细菌性痢疾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羽田;高温环境Buck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谢明玉;合肥市2010-2013年温度变化对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时间序列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5 王怡璇;25-20 kaB.P.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敖玉静;江西九江红土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宗娴;日本海百年以来及4万年以来不同时间尺度的沉积环境演化[D];南京大学;2016年

8 周烨;中新世以来奄美三角盆地碎屑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和古气候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9 唐国利;仪器观测时期中国温度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周勇;西北酒泉和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古气候[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3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43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