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贵州威宁-赫章二叠系乐平统含铁、铝岩系沉积环境及成矿元素富集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6 16:24
【摘要】:贵州威宁-赫章地区的二叠系乐平统宣威组第一段铁、铝岩系,是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沉积作用的产物。其中富集的稀土、稀有、稀散元素,与峨眉山玄武岩所处的构造位置和玄武岩风化的古地理位置有关。在六盘水裂陷槽区(B区),Cu、Ti、Sc、REE含量高,对应于六盘水裂陷槽复杂的地质环境;在裂陷槽边界西南,玄武岩剥蚀作用强烈,沉积层的厚度较薄,Nb、Ta和REE在强风化环境中富集;在裂陷槽边界北东,沉积厚度较大,Ga和V含量高,可能是沉积环境富集。风化作用是成矿有用组分富集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稀土、稀有和稀散元素富集的趋势。有一些元素可以富集,达到工业利用价值,特别是Nb+Ta,可能形成独立矿床。
[Abstract]:The first member of iron and aluminite series of the Permian Leping Series Xuanwei formation in Weining-Hezhang area Guizhou Province is the product of weathering and sedimentation of Emeishan basalt. The enriched rare earth rare and scattered elements are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Emeishan basalt and the paleo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weathering of the basalt. In Liupanshui rifting trough area (area B), the content of CuTiTiSCC REE is high,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upanshui rift trough, and the denudation of basalt is strong in the southwest of rifting trough boundary, and the thickness of sedimentary layer is thin and the REE and NB Ta are enriched in strong weathering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 and east of the rift trough boundary, the thickness of the deposit is high, and the content of Ga and V is high, which may be the enrichment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eather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enrichment of useful metallogenic components, which determines the enrichment trend of rare, rare and scattered elements. There are some elements that can be enriched to reach industrial utilization value, especially NB Ta, which may form an independent deposit.
【作者单位】: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
【基金】: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重大科研项目(贵州省重点地区“三稀”矿产分布及找矿靶区初步研究、黔西北地区铅锌找矿攻关):编号黔地矿发(2011)17号和黔地矿纪要(2015)14号资助
【分类号】:P61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松涛;刘建中;何明友;夏勇;张海;周光红;王泽鹏;谢卓君;韦东田;郭海燕;何珊;黄利平;张兵强;刘松;;黔西北威宁地区香炉山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与勘探;2016年05期

2 付伟;黄小荣;杨梦力;雷良奇;牛虎杰;张亚倩;;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中REE地球化学:不同气候风化剖面的对比[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林宇;吕勇;山克强;;桂西念寅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J];地质与勘探;2014年01期

4 徐义刚;何斌;罗震宇;刘海泉;;我国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研究进展与展望[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年01期

5 刘学飞;王庆飞;李中明;冯跃文;蔡书慧;康微;王佳奇;江露露;;河南铝土矿矿物成因及其演化序列[J];地质与勘探;2012年03期

6 金中国;向贤礼;黄智龙;刘玲;;黔北务川瓦厂坪铝土矿床元素迁移规律研究[J];地质与勘探;2011年06期

7 聂爱国;秦德先;管代云;黄志勇;张竹如;;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对贵州西部区域成矿贡献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7年02期

8 高帮飞;王庆飞;刘琰;徐浩;;中国南方红土型金成矿系列研究综述[J];地质与勘探;2006年03期

9 肖龙,徐义刚,何斌;峨眉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来自低钛和高钛玄武岩的Sr-Nd和O同位素证据[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文一,刘家仁,王中刚,郑启钤;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的岩相古地理研究[J];古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鑫;;干旱石质山地不同造林方法效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7年05期

2 刘建中;杨成富;王泽鹏;王大福;祁连素;李俊海;胡承伟;徐良易;;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17年02期

3 廖纪佳;马思豪;廖明光;肖雪薇;林丹;贺文亮;廖继昊;;奥陶系宝塔灰岩网纹构造成因研究进展及新发现[J];沉积学报;2017年02期

4 曾广乾;何良伦;张德明;黄磊;杨坤光;;黔西罐子窑铅锌矿床Pb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2期

5 谭亲平;夏勇;王学求;谢卓君;韦东田;;黔西南灰家堡金矿田成矿构造模式及构造地球化学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2期

6 杨云;李刚成;刘志臣;舒国伍;;务川龟裂纹灰岩石材矿特征及前景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7年03期

7 王中美;;贵州碳酸盐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岩溶地下水的控制[J];地质与勘探;2017年02期

8 杨成富;刘建中;;贵州灰家堡背斜构造蚀变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贵州地质;2017年01期

9 仲文斌;张均;王健;杨青;张哲坤;程元路;;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综合分析[J];矿床地质;2017年01期

10 韩波;梁金龙;赵静;;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与硅化蚀变的关系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6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松;杨静;傅伟;何菲;王克林;;桂西北喀斯特峰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6期

2 聂云鹏;陈洪松;王克林;;石灰岩地区连片出露石丛生境植物水分来源的季节性差异[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10期

3 陈洪德;侯明才;林良彪;钟怡江;张成弓;隆轲;;不同尺度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思路与实践[J];沉积学报;2010年05期

4 张继光;陈洪松;苏以荣;梁洪波;孔祥丽;张伟;;喀斯特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5 谭巍;陈洪松;王克林;聂云鹏;邓彭艳;;桂西北喀斯特坡地典型生境不同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差异[J];生态学杂志;2010年09期

6 聂云鹏;陈洪松;王克林;;土层浅薄地区植物水分来源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9期

7 邓彭艳;陈洪松;聂云鹏;谭巍;;桂西北喀斯特地区菜豆树和红背山麻杆旱、雨季光合特性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0年08期

8 杜雪莲;王世杰;;喀斯特高原区5种常见灌木叶片δ~(13)C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对石漠化程度的响应[J];地球与环境;2010年02期

9 姜光辉;陈坤琨;于Ym;彭稳;;峰丛洼地的坡地径流成分划分[J];水文;2009年06期

10 胡艳华;刘健;周明忠;汪方跃;丁兴;凌明星;孙卫东;;奥陶纪和志留纪钾质斑脱岩研究评述[J];地球化学;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有军;;威宁县坡耕地治理试点项目中的一些经验及改进建议[J];科技风;2014年09期

2 安裕伦;;威宁县土地分异因素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3 梁平;胡家敏;汤傼;龙先菊;;贵州威宁春种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气候资源优势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年04期

4 陈林;张艳;;威宁“香炉山茶”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J];贵州气象;2009年02期

5 张艳;肖昌智;张君龙;柯莉萍;;威宁气候与农业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4期

6 张艳;肖昌智;张君龙;柯莉萍;;威宁气候与农业研究[J];贵州气象;2010年S1期

7 安裕伦;威宁县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侯国湘;张立文;;三赴草海[J];植物杂志;1990年05期

9 刘承钊 ,胡淑琴 ,杨抚华;贵州西部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J];动物学报;1962年03期

10 席与华;贵州威宁石炭纪的腹足类及古生态[J];古生物学报;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贵州省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2 周玉荣;吕玉tJ;;威宁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探讨[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3 熊先勤;李富祥;刘龙邦;;威宁芜菁甘蓝区域试验报告[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光城:铺出威宁经济发展“阳光之路”[N];贵州日报;2008年

2 马永坤邋张伟;安排部署“满意在威宁”暨“整脏治乱”工作[N];毕节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纯亮;威宁县遭受历史罕见旱灾[N];毕节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纯亮 禄炳宪;威宁今年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将达50万亩[N];毕节日报;2011年

5 走进贵州六大河报道组 刘延平 周恩友;中国开发扶贫的“威宁模式”[N];中国商报;2011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周泓洁 特约记者 李元章;威宁“变法”[N];法制生活报;2011年

7 吴寿仪 王顺兵;威宁经验得到充分肯定[N];毕节日报;2011年

8 记者 吴军;深化威宁模式 打造威宁品牌[N];南宁日报;2012年

9 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威宁县“六个注重”扎实 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N];毕节日报;2013年

10 李茂 本报记者 赵勇军 罗石香;威宁精神:向贫困亮剑 创跨越奇迹[N];贵州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敖正雅;贵州威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安锦;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依法治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罗荣桓;威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状况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4 杨海;威宁县苗族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分析[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5 穆春林;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在威宁自治县的实践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6 黄瑞鹏;粉碎及氨化油菜秸饲喂威宁黄牛效果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86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86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