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微地震观测系统及震源定位目标函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4 09:11
【摘要】:通过模型试验,分别讨论地面、井下观测系统以及二者的组合对于定位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联合采用地面与井下观测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震源定位精度。在采用井下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对比几种常用目标函数的应用效果,并在更有效的走时残差计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目标函数。模型数据及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提出的目标函数在水平方向以及垂向上均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其震源定位结果也更准确、可靠。
[Abstract]:The effects of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their combination on the loca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rough model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observation system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ource location. A new objective function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ravel time residuals.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model data and actual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objective function has better convergence in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and its focal location results ar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8-005,2011ZX05017-001)资助
【分类号】:P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S.Serafin;苏振生;;展望未来:新的观测系统及其对中尺度研究和业务的影响[J];气象科技;1992年04期

2 赵士洞;全球陆地观测系统开始实施[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3 刘仁武;;海、陆观测系统的拼接方法与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05期

4 陈刚;全海燕;陈浩林;郭毅;董凤树;刘原英;;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观测系统压噪效果[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5期

5 周世忠;;一种弯线覆盖观测系统图[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1年01期

6 周焕然;关于使用共深点交错耦合观测系统的建议[J];石油物探;1984年02期

7 詹志佳;林云芳;;美国南加州观测系统的资料讨论会概况(简讯)[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2期

8 P.J.R.Shaw;高良诚;;九十年代低成本的观测系统[J];气象科技;1984年01期

9 甘其刚,刘德威;利用模型技术研究观测系统[J];石油物探;1991年04期

10 张新基,张炜;地下水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的合理设计[J];地震;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东;刘涛;陈清静;王淑霞;;复合排列三维观测系统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崔燕丽;白宜诚;罗维斌;;伪随机多频多功能观测系统的数据处理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前言[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王秀东;王怀洪;陈清静;;三维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A];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C];2007年

5 王秀东;王怀洪;陈清静;;三维特殊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滕吉文;赖明惠;伍明储;金东敏;樊叙邦;苏泽民;王力生;佘仁富;;研究我国地壳-上地幔结构和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观测系统和野外工作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4)[C];1989年

7 靳洪晓;赵永贵;王超凡;宋富喜;陈燕民;;地震弧形观测系统在溶洞探测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徐胜;谭炳卿;;加强雨量观测系统统一规划与管理有关问题初探[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李刚;程建远;王玉娇;唐汉平;李贵娟;;块状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傅国红;宾亚新;;新型伪随机激电观测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文彬;提高观测系统的质量和效益[N];中国气象报;2014年

2 记者 郑菲 通讯员 于淑秋;中日合作观测系统建设取得进展[N];中国气象报;2008年

3 记者 宋喜群;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建成[N];光明日报;2011年

4 齐宣;七二四所海洋环境观测系统试验圆满成功[N];中国船舶报;2011年

5 郭远明 罗宇凡;江西建成水汽观测系统监测灾害性天气[N];中国社会报;2008年

6 杨璇;应尽快建设我国海底观测系统[N];中国海洋报;2007年

7 记者 潘继鹏 通讯员 郑奕;天山雨雪量及空中水汽观测系统初具规模[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记者 朱申路;共建东海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N];舟山日报;2011年

9 记者 魏敬民;我国应建设海底观测系统[N];中国船舶报;2007年

10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局长康纳德·劳顿巴赫;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三个当务之急[N];中国气象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锦锋;中国AMDAR观测评估与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吕晓春;面向目标照明与成像的海上多方位及宽方位观测系统的评价与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李鹏;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的采集设计方法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4 王兰炜;SLF/ELF观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荣;深海原位低功耗多参数观测系统的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永航;陇东地区非纵采集观测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葛曙光;基于陷落柱模型三维正演模拟的观测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洋;二维观测系统的研究及其绘制软件的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刘晨;基于地质目标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吴红梅;海上环形观测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7 韩刚;基于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杨永海;2.4M望远镜远程观测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9年

9 杨萌萌;基于射线理论面向层状介质的三维观测系统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姚刚;基于波动理论的观测系统评价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2200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200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