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岩性识别的低渗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Abstract]:Mixed sediments of terrigenous clastic and lacustrine carbonate rock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Es 1-Es 2 of Q oilfield. Various lithologic assemblages of terrigenous clastic and carbonate rocks are formed in different degrees and in different forms, and generally belong to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based on complex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optic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CS logging data. Seven evaluation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in this method, including lithology, effective thickness, permeability, porosity, displacement pressure, median radius and sorting coefficient. Among them, displacement pressure, median radius and sorting coefficient are micro pore throat structural parameters. Based on this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ervoirs in this area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which the first type reservoirs are dominated by bioclastic dolomite, oolitic sandstone and other lithologies, with well-developed dissolution pores, good porosity connectivity and test productivity. High is the "dessert"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作者单位】: 中海油研究总院;
【分类号】:P618.13;TE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晖;吴小斌;何丹;张忠新;梁晓伟;叶博;;鄂尔多斯盆地镇川地区长3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年06期
2 王有智;张卫海;;乌里雅思太凹陷南洼腾一段下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3 许彩萍;邬兰;唐华佳;张秀华;;宝浪低渗储层水驱后储层参数变化研究[J];科技信息;2013年24期
4 邸德家;陶果;叶青;;电缆地层测试在低渗储层应用方法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6期
5 张蕊;臧士宾;任晓娟;;低渗储层岩石水敏性损害因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21期
6 韩云;连通性作图改善对低渗储层的认识[J];特种油气藏;1996年02期
7 时宇;杨正明;杨雯昱;;低渗储层非线性相渗规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杨秋莲;李爱琴;孙燕妮;崔攀峰;;超低渗储层分类方法探讨[J];岩性油气藏;2007年04期
9 吴亚红;赵仁保;刘清华;;低渗储层敏感性实验方法及评价研究[J];钻采工艺;2009年05期
10 程光华;王丽;吴木旺;;文昌A凹陷W气田珠海组低渗储层成因及改造措施[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闵琪;南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低渗储层成因分析[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胡勇;;水浸对低渗储层供气能力影响实验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齐桂雪;刘凤贤;张继成;;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大庆外围低渗储层进行综合分类[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任晓娟;臧士宾;于娟;郑永仙;;低渗储层单相水微观非均匀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E工业流体力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汪亚萍 通讯员 种占良 陈建光;大港油田首次评价低渗储层敏感性[N];中国石油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展峰;低渗储层压裂液长期滞留伤害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郑恒;低渗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杨平;长庆超低渗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李欣;杏南区低渗储层的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5 谭文才;低渗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6 王理国;低渗储层控水压裂工艺参数优化[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7 徐安;东方1-1气田浅层低渗储层损害机理及钻完井液体系优化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8 于娟;低渗储层流体微观渗流模型建立及影响因素[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12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21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