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构造变形在变质岩专题填图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以辽南辽河群试点填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9-17 19:30
【摘要】:论述了构造解析在变质岩专题填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1)构造解析在高级变质岩区地质调查中对重大地质边界的识别作用;(2)通过构造解析区别变质岩区不同岩石和/或构造单元因构造发生的堆叠作用;(3)通过构造解析识别并区分不同岩石单元的构造类型、期次和组合样式;(4)变质岩填图区剖面测制及地层原始厚度恢复需要在构造解析工作基础上进行;(5)变质岩区地质填图工作实际上是构造解析和变质岩石学的有机结合过程。总之,构造解析对变质岩填图区内地质情况的客观表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tructural analysis in special mapping of metamorphic rocks are discussed.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the role of structural analysis in identifying important geological boundaries in geological survey of high metamorphic rocks; (2) distinguishing different rocks and / or stacks of tectonic units in metamorphic rock areas by structural analysis Stacking; (3) identify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tectonic types of different rock units by structural analysis, (4) the profiling of metamorphic rock mapping area and the restoration of formation original thickness need to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5) geological mapping in metamorphic rock area is actually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In a word, structural analy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metamorphic rock mapping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胶-辽-吉复合造山带空间展布、多期变质-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演化》(批准号:4143021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华北克拉通及周缘关键地质问题调查与变质岩试点填图》(编号:DD20160121)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2018)《古元古构造带高级变质岩系变质变形构造精细研究——以胶辽吉带岫岩混合岩区及其邻区高级变质地体为例》(编号:J1613)
【分类号】:P588.3;P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献军;许新芳;李鑫;赵洋;;青河北中深变质岩系时代归属及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2012年S1期

2 陈彪;区域变质岩系锆石U-Pb法年龄低值解释问题[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陈云钊;闽北变质岩研究[J];福建地质;2005年01期

4 从柏林,翟明国;近十年来中国变质岩研究[J];科学通报;1990年16期

5 汤加富;;变质岩区类型划分与研究方法[J];安徽地质;1993年03期

6 师文耀;;滇中(楚雄—元江)地区新发现变质岩系的层位归属[J];云南地质;1993年01期

7 李志琛;敦煌地块变质岩系时代新认识[J];中国区域地质;1994年02期

8 张宗清,沈其韩,耿元生,唐索寒,王进辉;赤城伙房村和崇礼上新营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年龄及其区域地壳形成时间[J];岩石学报;1996年02期

9 郭福祥,,袁奎荣;长乐—南澳变质岩带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变质幕[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0 吕世琨;元谋变质岩若干基础地质问题探讨[J];云南地质;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文山;;闽浙前晋宁期区域变质岩系划分及其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2 刘杰;张民志;沈光政;莫雨洵;;三江盆地富锦隆起区露头含堇青石、尖晶石、硅线石和红柱石组合的变质岩特征[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金文山;张殿发;;河北滦县司家营、马城矿区的含铁变质岩系特征及对比[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C];1985年

4 王孔海;;山东烟台地区晚太古代胶东群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5 唐淑兰;朴宽镐;;吉南地区太古代变质岩中副矿物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C];1981年

6 赵嘉农;胡小蝶;;张宣地区太古代变质岩系中钙质角闪石的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7 赵嘉农;;张宣地区太古代变质岩系中石榴石的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8 雍永源;向天秀;王洁民;;初论北澜沧江变质岩[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9 贺绍英;;冀东迁安滦县前震旦变质岩系分布区区域性重力场和磁场特点的初步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C];1981年

10 涂绍雄;邓明恺;高善继;程德琼;;豫中皖西地区晚太古代变质岩系的岩石特征和原岩恢复[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通讯员 陈爽;从南走到北,从昼走到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唐庭忠 马立柯 李炳武;青春在异国闪耀[N];中国矿业报;2013年

3 张龙;立体合作填图试点成果报告通过评审[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张先余;顾金秋;老成果有了新用途[N];中国矿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子洪;辽河坳陷变质岩基岩地震技术储层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郝国杰;青海都兰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地质演化[D];吉林大学;2005年

3 唐攀科;成像光谱相似矿物识别及其矿物填图的不确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官升;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南部沙达高级变质岩的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2 李秋金;闽中地区梅仙铅锌矿田赋矿变质岩系对比与深部找矿前景[D];南京大学;2015年

3 李元庆;云南澜沧江地区团梁子—大新山变质岩带变质变形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孙凯;西藏尼木变质岩形成机制与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丁雪;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佳疙疸组变质岩系变质变形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许威;滇西允沟岩组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恢复[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7 刘静;巴彦乌拉山变质岩区遥感图像地质解译与构造分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8 袁莹;福建尤溪丁家山铅锌矿区龙北溪组变质岩岩石学特征、原岩恢复及成因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9 王振;岩心矿物立体填图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余能;东昆仑金水口变质岩系及其流体包裹体特征[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46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246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