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发布时间:2018-10-17 14:26
【摘要】: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高压,高压地层中油气显示活跃。在声波时差测井、地球化学及分析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Eaton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建立单井压力剖面,并在实测压力的约束下,明确研究区地层压力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异常压力在纵向上主要起始于花港组下段,并且异常高压段呈"阶梯式"增大;横向上从中央反转构造带南部向中部,异常高压顶界面有变深趋势。接着,利用Petro Mod软件模拟地层剩余压力演化,认为距今13~9 Ma和4~0 Ma是地层压力大幅度增大的关键时期。最后,结合油气充注历史的研究,确定出油气大规模充注和地层压力的大幅度增加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并最终建立起研究区异常高压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Abstract]:The Huagang formation and Pinghu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inversion structural belt of Xihu depress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basin are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high pressure and active oil and gas in high pressure strata. Based on the data of acoustic time difference logging, geochemistry and analysis and testing, the formation pressure of single well is calculated by Eaton method, the pressure profile of single wel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longitudinal formation pressure of the study area is determined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measured pressur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nomalous pressure i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lower part of Huagang formation i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 section increases in a "step" manner, and horizontally from the central inversion zone to the south to the middle, the top interface of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 tends to become deeper. Then, using Petro Mod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evolution of formation residual pressu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1310 Ma and 4 + 0 Ma are the key periods for the large increase of formation pressure. Final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oil and gas filling histor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rge-scale oil and gas filling and the large increase of formation pressure have good agreement in time, and finally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l high pressure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reservoir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is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基金】:“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7002-006) 中海油上海分公司重点项目(CCL2014SHPS0014RSI)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诗;王勇;郝雪峰;朱德顺;丁桔红;;深层复杂储集体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油气成藏——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04期

2 高伟中;杨彩虹;赵洪;;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热事件对储层的改造及其机理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5期

3 金秋月;何生;卢梅;;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地层超压特征与油气赋存关系[J];地质科技情报;2015年03期

4 刘金水;;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5 杨彩虹;孙鹏;田超;张书平;蒋一鸣;;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异常高压分布及形成机制探讨[J];海洋石油;2013年03期

6 张国华;;西湖凹陷高压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中国海上油气;2013年02期

7 刘景东;蒋有录;;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古近系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天然气工业;2012年12期

8 侯凤香;董雄英;吴立军;李向阳;侯凤梅;;冀中坳陷马西洼槽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04期

9 徐东锋;赵红佳;刘见宝;;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10 曾治平;郝芳;宋国奇;隋风贵;;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古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幕式成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远兴;东海西湖凹陷流体动力场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兰芝;刘金水;李帅;赵洪;常吟善;;东海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花港组锆石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4期

2 任丽华;代俊杰;林承焰;曹铮;;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青山口组超压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07期

3 陈智远;徐志星;徐国盛;徐f 昊;刘金水;;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3期

4 束宁凯;汪新文;王金铸;刘雅利;;义和庄地区潜山内幕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年03期

5 靳军;康逊;胡文tD;向宝力;王剑;曹剑;;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对储集性能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2期

6 何登发;马永生;蔡勋育;张健;张义杰;;中国西部海相盆地地质结构控制油气分布的比较研究[J];岩石学报;2017年04期

7 陈智远;徐志星;陈飞;徐国盛;张武;;异常高压与油气充注的耦合性——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和平湖组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2期

8 苏奥;杜江民;贺聪;余雁;王存武;罗金洋;;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9 屈少林;;高压气田井口控制盘的优化研究及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7年01期

10 许婷;侯读杰;曹冰;陈晓东;刁慧;;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轻质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J];沉积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黎祺;西湖凹陷天外天A气田花港组沉积微相及有利砂体预测[D];长江大学;2015年

2 姜文斌;东海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成藏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刘为;西湖凹陷西次凹花港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伟军;李娜;付兆辉;;高邮凹陷深层系有效储层形成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5期

2 曲希玉;陈修;邱隆伟;张满利;张向津;;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5期

3 宋国奇;王永诗;程付启;刘雅利;刘鹏;李茗茗;;济阳坳陷古近系二级层序界面厘定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5期

4 姚洪生;张勇;蒋永平;赵梓平;;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新生代侵入岩蚀变带油藏地质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2期

5 朱世发;朱筱敏;吴冬;刘英辉;李盼盼;姜淑贤;刘学超;;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油气储层中火山物质蚀变及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1期

6 杨彩虹;曾广东;李上卿;梁若冰;;东海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裂发育特征与油气聚集[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1期

7 张善文;;再论“压吸充注”油气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1期

8 范小林;;苏皖沿江火山岩盆地燕山期深部构造—热作用与无机气藏[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5期

9 王健;操应长;高永进;贾光华;;东营凹陷古近系红层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董果果;黄文辉;万欢;王华军;;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固体-流体相互作用研究[J];现代地质;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震;许晓明;谢启超;赵阳;戴立昌;;渤海湾盆地异常高压晚期形成特征分析[J];现代地质;2006年02期

2 戚金花;沈丽平;;异常高压对储层厚度划分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S1期

3 李欣;王东良;沈全意;岳智中;国建英;王建;苏雪峰;任春玲;;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4 王志宏;柳广弟;;廊固凹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天然气工业;2008年06期

5 王如春;李留坤;;某异常高压区钻孔事故的原因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8年08期

6 钱书伟;王如春;;巴基斯坦某异常高压区钻孔事故的原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1期

7 徐艳;;杏9-丁1-更338井区异常高压层组形成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0期

8 段海岗;潘校华;罗曼;张春雷;;南里海盆地下库拉凹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4期

9 马静;;对预测异常高压层方法的几点认识[J];内江科技;2010年02期

10 李薇薇;;异常高压层的识别及厚度划分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忠;费卫红;寿建峰;王生朗;;东濮凹陷异常高压与致密气藏储层[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熊运斌;杜燕;魏荷花;;文东深层低渗、异常高压、非均质性油藏储层特征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淑琴;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成因及表征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邱艳;异常高压层的识别及解释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2 潘登;施工井事故的地质因素分析与风险预测[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震;北10井区异常高压深层稠油油藏调整方案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李陶涛;异常高压裂缝性低渗气藏渗流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5 李宏远;异常高压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有效注水开发政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6 王晓琴;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76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276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