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的骨骼生物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2 14:08
【摘要】: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发现人类活动水平与其长骨截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雷州半岛的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被认为营以捕捞采集为主,辅以狩猎的综合经济。基于骨骼生物力学的方法,本文对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长骨中部总横截面形态、骨骼的抗压、抗扭转、抗弯曲能力以及左右侧对称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不同时期人群进行对比,进而对该人群的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在骨骼生物力学参数分布上与石器时代晚期南非人和原史安达曼岛人等已知的渔猎-采集型人群相类似。本研究结果支持目前考古学研究所认为的其社会经济是渔猎-采集型的结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have foun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human activity and its long bone section. The Liyudun site located in Leizhou Peninsula is considered as a comprehensive economy of hunting and fishing. Based on the method of bone biomechanic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shape of the total cross section of the prehistoric human long bone, the compression, torsion, bending resistance and symmetry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ong bo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with other groups of people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behavior pattern and the way of living industry of the popul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bone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prehistoric human beings in the site of Lei Yudun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known fishing-gatherer population such as the South Africans in the late Stone Age and the Andaman people in the original histor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urrent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thinks that its social economy is fishing and hunting-collecting typ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中山大学人类进化与科技考古实验室;
【基金】: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入选者”资助项目(1309049-23000-3161141) 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1204005-23000-4129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KG002)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AD82)资助下完成的
【分类号】:Q9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胜前;史前人类的狩猎[J];化石;2005年02期

2 唐卫俊;;史前人类[J];少年科学;2009年09期

3 田明中,谭征兵,吴文祥,孙洪艳,李志祥;内蒙古多伦史前人类遗存的发现及环境意义[J];地球科学;2003年01期

4 欧阳;;史前人类的航海[J];防灾博览;2010年01期

5 任晓龙;;史上最早的航海家[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2年04期

6 李中轩;朱诚;吴国玺;郑朝贵;邵仕训;冯非凡;王宁;;河南省史前人类遗址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子[J];地理学报;2013年11期

7 王根元;我国史前人类对矿物的认识和利用[J];矿物学报;1982年02期

8 李继;;史前人类可轻松跑过博尔特[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0年03期

9 侯光良;许长军;樊启顺;;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三次扩张与环境演变[J];地理学报;2010年01期

10 ;最新科教新闻[J];科学中国人;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广辉;夏正楷;刘德成;;青海官亭地区史前人类活动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闫勇 编译;非洲人祖先曾与其他史前人类混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通讯员 谢永辉 罗勋湖 记者 刘昆;柳州发现史前人类祭祀坑[N];光明日报;2013年

3 陈征;藏族人高原适应能力或源于史前人类[N];光明日报;2014年

4 杨柳;德发现数百具史前人类遗骸[N];科学导报;2009年

5 ;德国 开矿掘出史前人类狩猎营地[N];人民日报;2007年

6 于小军 纪录片《昙石山文化》摄影指导;用“摄影笔”展现“昙石山文化”[N];中国电影报;2010年

7 ;爱尔兰史前人就已使用发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记者 金少兵;罗布泊首次发现史前人类居址[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9 刘翠云;史前人类的艺术画廊[N];美术报;2005年



本文编号:2287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287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