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动态演化特征的锁固段型岩质滑坡前兆信息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6 09:58
【摘要】:大型岩质滑坡是高能量突然释放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锁固段型岩质滑坡为大型岩质滑坡的主要类型,其发展演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依据锁固段存在形式和赋存位置,将锁固段型滑坡细分为"三段式"、"挡墙式"、阻滑块体、线性多级和阶梯状多级型5种类型。通过分析典型锁固段型滑坡的工程地质特性、滑坡阶段性演化规律和突发失稳特征,并基于动态演化特征从滑坡后缘拉裂缝开裂闭合、前缘鼓胀、坡体加剧变形和岩体微破裂声学信号特征等对岩质滑坡失稳前兆信息进行了系统总结。根据不同滑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前兆失稳信息,利用InSAR,LiDAR,GPS,三维激光扫描和岩石微震等先进技术,采用"空 天 地 内"一体化的滑坡失稳预警防治方法。不同演化阶段的滑坡前兆信息的获取,对具有突发灾害的锁固段型岩质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准确率。
[Abstract]:Large rock landslide is a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 with high energy release, which often results in heavy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The type of rock landslide is the main type of large rock landslide,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has strong concealment and sudden.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form and occurrence position of locking segment, the locked segment landslide is subdivided into five types: "three-section", "retaining wall", block, linear multistage and stepped multist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locked segment landslide, the evolution law of landslid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dden instability, and based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landslide cracks are cracked and closed from the back edge of the landslide, and the front edge is bulged. The acoustic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slope deformation and rock mass microfracture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for the precursor information of rock landslide ins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precursor instability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landslide evolution stages, using advanced techniques such as InSAR,LiDAR,GPS, 3D laser scanning and rock microseismic, the integrated early warning and prevention method of landslide instability is adopted. The acquisition of landslide precursor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volu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ock rock landslides with sudden disasters and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arly 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disasters.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33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733202)~~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爱国;云南头寨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动力学机理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2 胡厚田;;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全程流体动力学机制的研究[J];学术动态;2002年01期

3 刘涌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化理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4 杨为民;吴树仁;石菊松;潘芬;;湖北秭归千将坪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J];煤炭工程;2006年04期

5 陈喜昌;谷明成;石胜伟;马显春;;岩质滑坡的时间预报与水力启动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6期

6 孙军强;朱金荣;;某岩质滑坡的确认及稳定性评价[J];土工基础;2010年02期

7 吴永;何思明;罗渝;;震后暴雨型岩质滑坡启动机理[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李康;冯晓;汪洋;;彭水县沙子口顺层岩质滑坡成因与治理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年02期

9 汪洋;刘艺梁;;平面滑动型涉水岩质滑坡速度计算模型研究[J];灾害学;2012年03期

10 齐武福;程先锋;徐世光;;云南元磨高速公路岩质滑坡破坏模式浅析[J];云南地质;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树祥;白国安;;黄河上游岩质滑坡[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2 汪会帮;;破碎岩质滑坡防治对策[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何启标;赵定成;;李家峡坝前岩质滑坡的特征与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4 张云;陈永福;;滑坡三维稳定分析的一种近似方法及李家峡滑坡的三维稳定分析[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王成龙 唐宜贵 杨麟 通讯员 肖鹏程 吴_";强降雨引发秭归大面积山体滑坡[N];湖北日报;2014年

2 罗会江 金光;小字辈里的“大将军”[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振;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2 邹宗兴;顺层岩质滑坡演化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刘涌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化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广明;某近水平层状岩质滑坡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机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江;四川省南江县红层地区缓倾岩质滑坡成因机理与预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京伍;云南头寨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启程剧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朱占雄;后缘充水型楔形岩质滑坡成因机理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徐;降雨型岩质滑坡预警模型与判据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何惠军;巴东新城区库岸岩质滑坡变形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颖;辽阳石门硅石矿岩质滑坡结构面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文辉;岩质滑坡地下水动态演化规律及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胡泽铭;四川红层地区缓倾角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徐静;皖南山区斜坡碎石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95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295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