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松潘-甘孜地体中部晚三叠世安山质增生弧的确定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8-11-09 13:48
【摘要】:本文研究揭示,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简称松潘-甘孜地体)中部三叠系复理杂岩中的安山岩块是增生弧岩浆活动的产物,具有高度不均一均匀的岩石组构、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组成。特别是这些安山岩显示了与松潘-甘孜三叠系海相浊积岩具有高度的Sr-Nd同位素亲缘性,沿亏损地幔和三叠系海相浊积岩混熔曲线分布,且主要分布于三叠系海相浊积岩端元区。这表明该增生弧安山质岩浆主要由增生楔中的海相浊积岩基质部分熔融形成,并受到了增生楔中大洋岩石圈残片等超镁铁/铁镁质组分的不同程度混染。安山岩时代(226.8±1.9Ma~213.7±0.9Ma)以及同时期广泛的S型花岗岩侵入活动(228±2Ma~204±7Ma)揭示增生弧形成于晚三叠世Norian期。前人工作表明,位于松潘-甘孜地体东北隅的诺尔盖-松潘盆地是一个周缘前陆盆地。因此,松潘-甘孜地体并非单一构造成因的地质体,至少由二叠纪-三叠纪演化的古特提斯大洋和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诺列期周缘前陆盆地两部分构成。前者是松潘-甘孜地体的主体部分,由松潘-甘孜古特提斯洋在三叠纪时期快速收缩形成的增生楔杂岩组成,其上发育增生弧,局部残存古特提斯大洋盆地及被构造移置的洋壳残片;后者为西秦岭弧(248~234Ma)与扬子地块碰撞的产物。
[Abstract]:In this paper,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andesite block in the Triassic complex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yankara-Songpan Ganzi terrane is the product of accretive arc magma activity and has a highly heterogeneous rock fabric. Geochemistry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particular, these andesite show high Sr-Nd isotopic affinity with Songpan-Ganzi marine turbidite, and distribute along the mixed melting curve of depleted mantle and Triassic marine turbidite. And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riassic marine turbidite end member are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accretive arc anshan magma is mainly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rine turbidite matrix in the accretive wedge and is mixed with ultramafic / ferromagnesian components such as oceanic lithospheric debris in the accretive wedge to varying degrees. The andesite age (226.8 卤1.9Ma~213.7 卤0.9Ma) and the extensive S-type granite intrusion in the same period (228 卤2Ma~204 卤7Ma) revealed that the accretive arc was formed in the Norian period of the late Triassic. The previous work shows that the Norgey-Songpan basin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Songpan-Ganzi terrane is a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Therefore, the Songpan-Ganzi terrane is not a single tectonic geological body, and is composed at least of the PaleoTethys ocean, which evolved from Permian to Triassic, and the Foreland basin,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to the late Triassic. The form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Songpan-Ganzi terrane,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accretive wedge complex formed by the rapid contraction of the Songpan-Ganzi paleoTethys ocean during the Triassic period, on which the accretive arc is developed. Local remnant of the paleoTethys oceanic basin and the tectonic transposition of oceanic crust remains; The latter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West Qinling Arc (248~234Ma) and the Yangtze block.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119、40872147)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67500、DD20160201-07)联合资助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桂荣,周蕙兰;1976年8月22日松潘6.7级地震的破裂机制[J];中国地震;1986年01期

2 马勇;;松潘草地部落的历史考察[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3 冯媛;;屹立不倒的高原古城——松潘[J];百科知识;2009年02期

4 李西侯;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静宁台地应力前兆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89年02期

5 姜庆寰;难忘的岷江断裂——地震考察[J];城市与减灾;2001年03期

6 韩晓光;;我经历的松潘—平武地震[J];防灾博览;2006年04期

7 田力;;一次较为成功的地震预报——纪念松潘—平武地震30周年[J];防灾博览;2006年04期

8 唐荣昌,陆联康;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的地震地质特征[J];地震地质;1981年02期

9 张珍;;我们是怎样预报松潘7.2级地震的——纪念松潘7.2级地震30周年[J];四川地震;2007年03期

10 洪时中;;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前后成都市防震抗震指挥部工作的简要回顾与思考[J];四川地震;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宗起;闫全人;闫臻;张宗清;王涛;卢海峰;;从周边造山过程判断松潘-甘孜的构造性质[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苏本勋;陈岳龙;兰中伍;刘飞;张宏飞;王巧云;;松潘-甘孜地块三叠系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聂树人;邬树学;;巴颜喀拉——松潘地区的构造发展[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4 饶荣标;朱占祥;黄盛碧;;川西松潘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瓣鳃类和牙形石[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9)[C];1985年

5 高锐;马永生;朱铉;李秋生;张季生;李仲远;政天发;李朋武;王海燕;朱海华;卢占武;管烨;白金;郑洪伟;;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基本特征——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与位场多尺度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秋生;高锐;王海燕;张季生;管烨;李朋武;卢占武;;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的地壳结构探讨松潘地块基底属性[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韩渭宾;夏大德;;松潘、平武地震与川、青块体的运动[A];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8 杨国桢;;开发松潘草地调取富足地下水和巨量泥炭资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王椿镛;楼海;姚志祥;常利军;;与松潘—甘孜地块深部构造有关的动力学问题的思考[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8:21世纪巴颜喀拉块体大震活动的动力学机制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鹏邋记者 梁敏;“松潘民歌”唱新调[N];阿坝日报;2007年

2 杨健;安徽九项措施支援松潘灾后旅游重建[N];阿坝日报;2008年

3 赵国徽;松潘民歌源远流长[N];阿坝日报;2009年

4 记者 黄永礼;50名松潘公务员来皖接受培训[N];安徽日报;2009年

5 记者 黄永礼;智力援建为松潘重建添翼[N];安徽日报;2009年

6 记者 罗宝;作家艺术家聚焦松潘援建[N];安徽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袁家权;援建松潘采风作品展举行[N];江淮时报;2010年

8 记者 杨友艺;松潘正在恢复美丽容颜[N];芜湖日报;2010年

9 周华锋;省文史馆 给力松潘灾后重建[N];江淮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银胜 赵刚;松潘:丹心铁骨献边关[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春平;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牛新生;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李月;松潘—阿坝及东缘龙门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动力学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勇;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陈维涛;松潘—阿坝地区东缘二叠—三叠纪地层对比及沉积盆地演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郭伟;松潘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320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320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0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