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秦岭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8-11-18 07:05
【摘要】:秦岭山脉是在新生代发生强烈隆升而形成的,但它在古生代-中生代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造山带演化过程.秦岭造山带的发展涉及到大洋板块俯冲、弧后盆地扩张、不同陆块/地体分离与拼合以及造山期后强烈陆内变形.晚中生代秦岭造山带大规模走滑变形、地体侧向挤出以及陆壳俯冲等地质过程最终奠定了秦岭造山带现今的平面几何形态和内部地质结构.秦岭造山带演化所形成的挤压构造地貌在晚白垩世-古新世阶段被完全夷平.秦岭山脉新生代的隆升与地壳伸展作用相关,而非挤压构造的结果.秦岭山脉隆升与北侧渭河盆地沉降同时发生,两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山-盆体系.秦岭山脉的隆升速率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中期相对缓慢,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基本停止.中新世中期秦岭山脉开始重新隆升,并且在晚中新世-第四纪隆升速率明显增大.秦岭山脉的隆升主要受其北缘断层的控制.当秦岭北缘断裂为正断层时,它不仅导致上盘渭河盆地强烈断陷,而且造成下盘的秦岭山脉发生翘倾抬升.当秦岭北缘断裂为压扭性走滑断层时,它所引发的挤压作用则使渭河盆地发生抬升和剥蚀,秦岭山脉也停止了翘倾抬升.秦岭北缘断裂在1 0百万年左右演化为一个侧向连续的大型正断层,从而导致秦岭山脉自晚中新世以来发生强烈快速隆升.
[Abstract]:The Qinling Mountain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Cenozoic, but it underwent a long orogenic evolution in the Paleozoic and Mesozoic. The development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involves the subduction of oceanic plate, the extension of back-arc basin, the separation and assembly of different continental blocks / terraces and the strong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after orogeny. The late Mesozoic Qinling orogenic belt was characterized by large-scale strike-slip deformation, lateral extrusion of the body and subdu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which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present plane geometry and inter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The compressional tectonic landforms formed by the evolution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were completely flatten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Paleocene stage. The Cenozoic uplif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is related to crustal extension, not the result of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The uplift of Qinling mountain range and the subsidence of the Weihe basin on the north side occur simultaneously, which constitute a complete mountain basin system under ex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The uplift rate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was relatively slow from the late Eocene to the middle Oligocene, and stopped in the late Oligocene to the early Miocene. The Qinling Mountains began to rise again in the middle Miocene and the rate of uplift increased obviously in the late Miocene and Quaternary. The uplif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faults in its northern margin. When the fault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inling Mountains is a normal fault, it not only leads to a strong fault depression in the Weihe basin of Shangpan, but also results in the uplif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in the lower reaches. When the fault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inling Mountains is a compression-torsional strike-slip fault, the compression caused by the fault causes uplift and denudation of the Weihe basin, and the uplif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stops. The fault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have evolved into a lateral continuous large normal fault for about 10 million years, resulting in a strong and rapid uplift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since the late Miocene.
【作者单位】: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30314,91114204)资助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护军;秦岭的隆升及其环境灾害效应[J];西北地质;2005年01期

2 赵红格;刘池洋;王锋;王建强;李琼;姚亚明;;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化[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1期

3 向芳;李志宏;王成善;朱利东;刘顺;;鄂西黄陵穹窿三斗坪地区新生代隆升特征研究[J];地质学报;2009年09期

4 张绪教;何科昭;;利用新近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滇西高原的隆升幅度[J];地质通报;2012年Z1期

5 王国灿;隆升作用及其隆升机制[J];地学前缘;1995年02期

6 王国灿;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2期

7 王成善,丁学林;喜马拉雅的隆升及其沉积反应研究新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8年01期

8 王国芝,王成善,刘登忠,刘树根;滇西高原第四纪以来的隆升和剥蚀[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年04期

9 陈正乐,王小凤,冯夏红,Michael Poage,陈宣华,马天林,王长秋;稳定同位素在山脉隆升历史重建中的应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4期

10 柏道远;黄建中;孟德保;马铁球;王先辉;张晓阳;陈必河;;湘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山体隆升过程的热年代学研究[J];地球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霜;唐玉虎;方小敏;宋春晖;高军平;朱强;;青藏高原北部早期隆升与环境效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迟效国;;青藏高原脉动隆升的数值分析[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袁万明;;安徽省黄山山体的隆升与剥露[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蔡雄飞;顾延生;;昆仑山何时开始隆升的一系列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袁道阳;李大明;;构造、气候与砾岩——以积石山和临夏盆地为例[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肖序常;李廷栋;陈炳蔚;刘训;潘桂棠;;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隆升机制及其对大陆变形的影响[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7)[C];1994年

7 袁万明;董金泉;汤云晖;保增宽;;新疆阿尔泰地区隆升剥蚀与地质热历史[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王宗秀;李涛;柳永清;;北天山新生代板内造山的隆升历史[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9 石许华;王二七;王刚;樊春;刘静;;金沙江水系下切与玉龙-哈巴雪山顶峰的隆升[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李海兵;杨经绥;;青藏高原北部白垩纪隆升的证据[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洁尉;青藏高原中部始新世已隆升接近最高点[N];广东科技报;2011年

2 记者 梁均贵 通讯员 李述武 胡安慰;观测青藏高原块体隆升移动变化[N];湖北日报;2003年

3 李斌;260万前我国气候格局“大势已定”[N];大众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鲁人齐;龙门山中段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机制的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汪昌亮;基于砂箱模拟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机制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刘护军;渭河盆地的形成演化与东秦岭的隆升[D];西北大学;2004年

4 吴堑虹;大别造山带后造山隆升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5 王勇;最近1.2Ma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地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06年

6 林秀斌;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响应[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李建星;吕梁山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D];西北大学;2009年

8 张世民;忻定盆地第四纪断块活动分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9 龚明权;新生代太行山南段隆升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妮;四川盆地北缘构造热演化史与中—新生代隆升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汤双立;雪峰山及邻区自晚白垩世以来隆升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琴;黔北—川南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隆升—沉降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刘鸣;西藏高原始新世与现今两期应力场的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李世杰;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亓亮;西秦岭中新生代的造山作用及隆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刘兵;碎屑矿物年代学对佳木斯隆起隆升时间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0年

8 黎兵;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的沉积记录与地貌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春辉;藏东南(中甸)区域隆升动力模型:地球化学和热年代学[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徐华;小兴安岭新生代隆升过程及隆升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39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339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