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四川省金川县色斯满沟泥石流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8 13:21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问题显得更加重要,而水能这种天然无污染的能源更受到人们的青睐。即将到来的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里,国家明确规定了水电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要达到3.5亿千瓦。并且在2020年前重点开发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流。而在西部水电能源开发过程中,多次遭遇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宁水电站处在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境内的大渡河上游,是金川县至丹巴县河段三级开发水电站的第一级,初拟坝址处于安宁乡与独松乡交界处附近。色斯满泥石流沟位于安宁电站坝址坝前,距离仅300m,一旦发生泥石流,对于沟口的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影响较大。因此,对色斯满沟泥石流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色斯满沟位于四川省金川县境内,大渡河右岸的一级支流,沟域内山高坡陡,物源丰富,且沟谷纵坡较大,为松散物质的搬运并参与泥石流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据调查,色斯满沟曾经发生过两次泥石流和一次大规模的洪流,因此,它是一条老的泥石流沟。自21世纪以来色斯满沟无泥石流发生的记录,但每年洪流时有发生,水土流失比较明显。色斯满沟在施工期及电站运行期是否发生泥石流,规模有多大,怎样修建经济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备受业主及设计单位关注。因此,本文重点研究色斯满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及其防治对策。根据资料搜集分析整理,野外泥石流沟的调查,借助于遥感解译手段,系统的对研究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是地形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地形条件来看,首先研究区位于川西北高原,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形陡峭,海拔高,落差较大,非常有利于泥石流的暴发。然后对泥石流沟进行分区研究,根据沟道的物源分布,纵坡降比和地形条件将泥石流沟划分为三个区即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并进行分析;物源条件研究主要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分析,确定研究区泥石流的物源分布及储量,并根据泥石流物源的补给方式对工程区泥石流物源进行归纳分类,固体物源总量不可能全部参与泥石流运动,研究分析得出不同物源类型可能参与泥石流运动的物源量的计算方法;水源条件则是总结分析研究区泥石流水源类型及补给方式。在研究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主要从泥石流的活动历史、沟道的冲於特征及堆积物特征三个方面研究。通过现场调查访问,来研究泥石流的活动历史;通过地质填图,剖面测量,钻探,块石统计和现场的试验来分析堆积扇的特征和沟道的冲於特征,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来研究泥石流的成因。本文主要通过沟谷的发育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分析泥石流发展趋势及暴发频率爆发规模,结合研究区水电站施工图布置,提出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色斯满沟研究区位于川西北高原,具有典型的高山深切峡谷地貌,区内沟谷中分布较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加之集中降雨和冰雪融水提供的充沛的水动力条件,对泥石流的暴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沟域内植被较好,降水大部分都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而沟道内绝大部分是粗颗粒,使得一般水流条件下个别块石可被洪流启动带走,但不会形成沟道堆积体整体启动从而形成大规模泥石流。色斯满沟道时宽时窄,沟道两岸有多处出现崩塌堵沟形成堰塞体,堰塞体前后伴随有堆积平台和跌水形成,和较多直径大于5m的巨石堆积。一旦沟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溃决水体无论水深还是流速都将急剧加大,搬运能力呈几何级数剧增,由此看来,大规模堰塞体阻塞沟道并溃决,是色斯满沟形成泥石流爆发的重要原因。在水电站施工期,堰塞体坝高小于4m时,泥石流冲出物较小,加之施工期人员、器械设备的布置已经针对泥石流的爆发做了一定的避让措施,该段暴雨频率的泥石流冲出物几乎不会影响施工期的正常作业。在堰塞体坝高大于4m时,泥石流一次冲出物较大,会对正常施工造成一定威胁,但可以通过一定的防治工程进行治理,并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在堰塞体坝高远大于5m时,泥石流冲出量巨大,通过防治工程实施比较困难且无实际意义,但可以通过预警系统,通知施工人员及时撤离,尽可能将泥石流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电站运行期,考虑水库蓄水将对冲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产生顶托作用,其危险性降低,但考虑其对库区的影响,也需要开展相应的防治工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Sergey CHERNOMORETS;;Measuring the Internal Velocity of Debris Flows Using Impact Pressure Detecting in the Flume Experiment[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2340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340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