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hydro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field,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diving in Yili River Valley are carried out. The methods of Arc GIS spatial analysis, piper three-line map and Gibbs diagram are adopted.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groundwater in two typical section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a~ (2), Mg~ (2) and HCO_3-,SO_42- were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water in the region. The main types of hydrochemistry are HCO_3-Ca,HCO_3-Ca Mg,HCO_3 SO_4-Ca and HCO_3 SO_4-Ca Mg, the TDS is 1g/L, and the water quality is good. 2) "No.1 profile" is the main shade. The variation of cations from north to south is synchronous, and the chemical type of water from north to south is HCO_3-Ca,HCO_3 SO_4-Ca Mg,. The chemical type of HCO_3 SO_4-Ca Na. "2" is HCO_3-Ca Mg,HCO_3 SO_4-Ca Na. from east to west. The chemical types of groundwat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morphological units in the study area. 3) the formation of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rock dissolution,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mixing and so on, but it is dominated by rock dissolving. Human activitie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与评价(1212011220972) 新疆伊犁河谷霍城-霍尔果斯口岸水文地质调查(12120115046401)"资助
【分类号】:P6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芳,王磊,刘坤书,刘庆军;长葛县规划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河南地质;2001年04期
2 吴耀国,李云峰,王惠民,王超;污染河流对沿岸土壤和地下水化学环境的影响——以徐州奎河为例[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佟兆生,付强,魏庆利,姜蕊云;建三江分局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J];农机化研究;2002年01期
4 陈永金,陈亚宁,李卫红,刘加珍;生态输水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5 陈永金,陈亚宁,刘加珍;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特征对生态输水的动态响应(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5年01期
6 沈玲玲;李晓;韦玉婷;;四川温江金马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年09期
7 刘文忠;王立勇;陈兴国;张旭临;李楠;;大庆市地下水化学特征[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年01期
8 高彦伟;陈殿友;张书辰;;长春市地下水化学污染风险分析[J];工程勘察;2009年12期
9 陈永金;陈亚宁;刘加珍;;堤防修建对塔里木河中游湿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盐运移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卫红;陈永金;张保华;刘加珍;;塔里木河中游地下水化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化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尚新生;;官地水电站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杨天笑;郭永海;;中国高放废物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玮;;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董春雨;王乃昂;陆莹;陈立;;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表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张炜;;地下水化学多组分综合观测与地震预报[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杨友运;;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沉积成岩相与地下水化学变化[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文波;河套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华;忻州市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梁燕燕;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滨海典型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可利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洪玉莲;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晓娟;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5 王娟;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李小等;青海省诺木洪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D];长安大学;2012年
7 冯波;吉林省西部地下水化学特征演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付梅;成都青白江地区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及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于国庆;北京市郊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总硬度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窦妍;盐池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56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35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