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差异抬升: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变化历史

发布时间:2018-12-26 11:06
【摘要】:青藏高原地表抬升历史是新生代以来众多地质事件和气候环境事件的边界条件.高原古高度变化历史将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等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各种古高度计的发展和在青藏高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对高原隆升历史的进一步认识:早始新世时青藏高原主体由南部的冈底斯山(~4500m)和北部的羌塘中央山脉(~5000m)及夹于其间的低海拔盆地(~2500m)组成,而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仍处于接近海平面的位置,北部的可可西里盆地海拔高度也不超过1500m.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直到中新世以后才基本形成.尽管如此,青藏高原各块体的隆升历史仍然不清,进而制约对整个青藏高原抬升历史的重建.只有尽可能运用不同的古高度计对同一地区进行研究,获得更多的不同地区精确的古高度历史,才能从整体上认识青藏高原的抬升和扩展的形式和过程.
[Abstract]:The history of surfac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many geological events and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events since the Cenozoic. The history of paleoheight changes in the plateau organically link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deep earth dynamics, surface processes and climate change in different circle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ancient altimeters and their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have promoted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plateau: in the early Eocene, the main bod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onsisted of the Gangdis Mountains in the south (~ 4500m) and the central Qiangtang Mountains in the north ( ~ 5000m) and the low-altitude basin (~ 2500m) sandwiched in it, The Himalayas in the south are still close to sea level, and the Kokoxili basin in the north is no more than 1500 m above sea level.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known as the roof of the world, was not formed until after the Miocene. Nevertheless, the uplift history of various block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s still unclear, thus restrict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whole Qinghai-Xizang Plateau. Only by using different ancient altimeters to study the same area as far as possible and obtaining more accurate paleoheight history in different regions can the form and process of uplift and expansio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be understood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207,4149061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B类)(编号:XDB03010401)资助
【分类号】:P534.6;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绪教,何科昭,秦尊丽;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在滇西高原隆升幅度计算中的应用[J];第四纪研究;2000年04期

2 傅容珊,黄建华,李力刚,常筱华;青藏高原隆升三阶段模型的数值模拟[J];地学前缘;2000年04期

3 汤懋苍,柳艳香;青藏高原隆升的深层原因及其环境后果[J];第四纪研究;2001年06期

4 李祖宁,傅容珊,黄建华;剥蚀及地幔作用下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04期

5 汤懋苍,董文杰,王宁练;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研究——宇地磁耦合作用简介[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6 黎敦朋,肖爱芳,李新林,周小康;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J];陕西地质;2004年01期

7 陈诗越;;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邵兆刚;孟宪刚;朱大岗;杨朝斌;雷伟志;王津;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钱程;;从能量输入角度讨论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谢冰晶;程捷;田明中;;浅析青藏高原隆升对第四纪的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冈底斯中段为例[J];地质与勘探;2011年01期

10 蔡雄飞;顾延生;吴丽云;;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几点思考[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边千韬;;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初探[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傅容珊;黄建华;常筱华;薛霆哠;李力刚;;青藏高原隆升三阶段模型的数值模拟[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崔军文;史金松;王连捷;高静;戴俊明;;青藏高原隆升和变形动力学的数值模拟[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史金松;崔军文;;青藏高原隆升的数学模型及计算处理[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傅容珊;李祖宁;黄建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亚澳”陨击事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李吉均;;青藏高原隆升问题[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8 黎敦朋;李新林;周小康;杜少喜;;从库木库里盆地看青藏高原隆升[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9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常筱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三阶段模式的动力学模拟[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英;我科学家找到青藏高原隆升重要过程[N];北京科技报;2003年

2 记者 林英;我科学家找到青藏高原隆升重要过程[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钟哲 实习记者 唐红丽;青藏高原隆升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物质条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王勇 邱德青;青藏高原隆升形成东亚季风[N];文汇报;2001年

5 龙腾飞 马勇;八国专家欲解青藏高原隆升谜[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曹菲;青藏高原隆升:印度/亚洲板块五阶段碰撞推进[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7 林英;青藏高原何时隆升 我科学家指点迷津[N];中国矿业报;2003年

8 记者 赵凡;2700万年前青藏高原就升到了4000米[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青藏高原并非短期内“长高”[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七作家走马黄河[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冶;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宋春晖;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高原构造隆升过程[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秋实;青南巴庆地区新生代环境演化与高原隆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王德朝;吉隆盆地构造、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D];北京大学;2008年

3 秦永鹏;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钻孔岩芯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2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392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