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颗粒流方法的堆积层滑坡运动过程模拟

发布时间:2019-01-06 19:05
【摘要】:以颗粒流离散元为研究方法对勉县杨家湾十组堆积层滑坡破坏方式与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PFC2D双轴模拟试验所标定的岩土体宏观模拟参数与室内试验所获取的宏观实测参数进行对比,确定堆积层滑坡所需的颗粒细观参数,然后将标定的细观参数代入堆积层滑坡模型,对滑坡破坏方式及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破坏在初始阶段蠕滑变形累积,滑坡体挤压坡脚,直至坡脚产生剪切破坏,并向上牵引发展,使得滑坡整体顺接触面破坏下滑并堆积于坡脚,表现为典型的牵引式渐进破坏,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研究认为,采用颗粒流方法对堆积层滑坡破坏与运动过程的模拟研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对该类滑坡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Abstract]:The failure mode and motion process of ten groups of accumulation landslide in Yangjiawan, Mian County, were studied by us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of particle flow. By comparing the macroscopic simulation parameters of rock and soil mass calibrated by PFC2D biaxial simulation test with the macroscopic measured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tests, the particle mesoscale parameters needed for the accumulation layer landslide are determined. Then the calibrated mesoscale parameters are substituted into the accumulation layer landslide model to simulate the failure mode and motion process of the landsli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eep deformation accumulates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landslide body squeezes the slope foot until the slope foot produces shear failure, and develops upward, which makes the whole landslide slide down and pile up on the slope foot along the contact surface. The result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ethod of particle flow is suitable for simulating the failure and movement process of accumulative landslide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kind of landslide.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276) 西安科技大学博士(后)启动金项目(2015QDJ085)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GLAMLR201603)~~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王建智;魏雄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堆积层滑坡中的应用[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贺可强,周敦云,王思敬;降雨型堆积层滑坡的加卸载响应比特征及其预测作用与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

3 贺可强,白建业,王思敬;降雨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5期

4 郑书彦,李占斌,李甲平,苟建忠;大型堆积层滑坡侵蚀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周中;傅鹤林;刘宝琛;谭捍华;罗强;龙万学;;堆积层滑坡野外模拟试验方案设计[J];公路;2006年01期

6 贺可强;孙林娜;郭宗河;;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李新志;贺可强;;地下水在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8年30期

8 贾圣君;贺可强;孙林娜;吴纪修;;堆积层滑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9 张娟;贺可强;陈为公;;堆积层滑坡卸加载响应比基本原理及其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建智;朱有禄;;秦岭山区堆积层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巨能攀;郑达;赵建军;;基于动力响应时程特征的堆积层滑坡失稳概率分析[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贺俊征;贺可强;闫勇山;刘健康;;降雨作用下堆积层滑坡动力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康鑫;郝明辉;徐富刚;侯天兴;周家文;;水位骤变触发库岸堆积层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及机理分析[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旭;;丰都县长江沿岸三期滑坡(搬迁避让)灾害特征浅析[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夏其发;陆家佑;;天生桥滑坡[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6 孟云伟;柴贺军;;颗粒流离散元在滑坡运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张家铭;任永强;;基于三维颗粒流理论的混合土体力学参数反演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8 郭海庆;李志刚;;粒径在颗粒流标定过程中对边坡岩土体细观参数的影响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9 孙其诚;王光谦;;斜面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袁西龙 付云霞;堆积层滑坡预警成功率可大幅提升[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瑞欣;三峡工程库水变动下堆积层滑坡成灾风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朱大鹏;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何晖;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膨胀土滑坡机理与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华;堆积层斜坡的地震诱导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郭鸿;拖拽体激发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融;秦巴山区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及危险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栋栋;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滑坡桩身应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邹升伟;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滑坡的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波;微型桩加固浅层堆积层滑坡破坏模式试验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5 马驰;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何健保;堆积层滑坡临界位移预警判据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罗威;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及支挡结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8 邵泳翔;堆积层滑坡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价[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9 李志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堆积层滑坡灾害区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10 李新志;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规律的物理模型试验及其破坏机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3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03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