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沉积盆地近震转换波及其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2-09 16:35
【摘要】:沉积盆地通常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诸多大城市坐落其中。然而,一些沉积盆地同时也是震害严重的区域,盆地的地震效应可能加重其内部区域的震害,比如我国渤海湾盆地、墨西哥特斯科科湖积平原、美国洛杉矶盆地、日本关西地区等,既有发达的城市群,又有频繁的地震活动及严重的震害,是地震学者重点关注的区域。而震源深度也是地震致灾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陆浅源构造地震,通常震源越浅,震害越重。研究清楚沉积盆地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可为震源区的抗震设防、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而沉积盆地震源深度的精确测定方法,是获得可靠的深度分布特征的先决条件。震源深度是地震学研究的关键参数之一,准确的震源深度对于岩石圈流变性质、孕震机理、发震构造、灾害评估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大陆浅源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与岩石圈流变性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岩石圈流变性质是影响发震深度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震源深度分布可以为岩石圈流变性质提供约束。然而,震源深度是一个不易用传统方法确定的震源参数,尤其在沉积盆地,由于沉积层对震相走时和波形影响很大,可能给深度测定结果带来较大误差。基于震相到时的方法是测定震源深度的经典方法,但依赖于台网密度及速度结构复杂性,在沉积盆地地区测定精度不高。在平坦基岩地区,利用深度震相可以有效测定震源深度,但该方法主要依赖于深度震相的可靠辨识,而在松散沉积层较厚地区这些震相可能不易识别。可见,发展沉积盆地震源深度的精确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沉积盆地的近震波形记录中,经常可以观测到在沉积基底界面上产生的Sp和Ps转换波。研究表明:在沉积层盆地,结晶基底上下介质的强烈差异导致入射SV波的一部分能量转换成P波,形成Sp转换波。该震相在近距离上可以观察到,其走时介于直达P波和S波之间,在垂向分量上较强,径向分量上较弱,高频成分居多。在给定震中距上,Sp转换波与直达P波的到时差随震源深度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可以用来较好地约束震源深度。我们以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5.1地震为例,利用WEA台的Sp转换震相重新测定其深度为15 km附近,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利用近震Sp转换波测定震源深度的可行性。与Sp转换波的作用类似,近震Ps转换波与S波的到时差也可以约束震源深度。正演测试表明,(1)利用近震转换波得到的深度误差与水平位置误差近似呈等比线性关系,可以用水平位置误差来估计深度误差;(2)对于同一地震,使用不同类型转换波、或者不同震中距上转换波所测定的震源深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两种转换波都可以观测到时,选择其中震中距较小、信噪比较高者,可有效提高深度测定精度。该方法比较适用于以下情形:(1)对震源区的速度模型有较好了解;(2)地震水平位置精度较高;(3)观测记录上转换震相比较清晰。在渤海湾盆地2008年至2016年M1.0以上地震目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疑似下地壳地震(深度超过25 km),而通常认为大陆下地壳为韧性区域,难以孕育地震,这些地震深度的可靠性存在疑问。为了找到这些地震深度异常的原因,我们从该区目录中选取了 44次波形信噪比较高的近震事件,综合利用Hypo2000方法和近震转换波对这些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获得了约束良好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并分析得到了研究区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为:(1)优势深度在20 km附近;(2)深度超过21 km的地震占重定位地震总数的23%; (3)最大深度在25 km附近;(4)深度误差平均小于2 km。同时,基于不同地壳模型的重定位结果对比表明,在使用到时数据进行地震定位时,模型误差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比对水平位置的影响大,较准确的地壳模型有助于改善基于到时定位方法的深度精度。渤海湾盆地的地震活动分布特征表明,该区地震可能与新构造单元的差异活动、莫霍面局部上隆有关。通过对比发现渤海湾盆地的震源深度频次包络与贝加尔裂谷系的屈服应力包络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已有地质学的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的构造及演化与贝加尔裂谷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做出以下推测:(1)渤海湾盆地的发震层厚度可能在25km附近;(2)发震层内部主要的破坏机制是脆性破裂;(3)发震层的温度处于中等状态,而在发震层以下(25km)温度相对较高。此外,我们认为,大量良好约束的近震震源深度有助于改善对区域地壳流变性质的理解。综上,本研究主要发展了基于近震转换波的沉积盆地震源深度测定方法,通过震例分析与正演测试展示了方法的有效性、稳定性及适用范围。将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盆地的下地壳地震研究,获得了该区震源深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区域地壳流变性质的一些约束。未来,我们考虑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震害严重的其他沉积盆地地区,研究清楚这些地区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地壳流变性质,这有助于深化对沉积盆地孕震机理的认识,为这些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3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本善,刘学才,江玉乐;转换波勘探的若干问题[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任青春;李丽;张琪;苟第章;辛丽君;;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J];吐哈油气;2006年01期

3 马昭军;唐建明;杨振武;徐美娟;;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4 王淑荣;冯刚;苏燕;吴婷;;转换波处理方法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S2期

5 高磊;潘树林;周熙襄;史艳华;;利用转换波初至进行转换波剩余静校正[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1期

6 马昭军;唐建明;吕其彪;;三维转换波处理技术在新场地区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3期

7 马昭军;唐建明;蒋能春;;四参数速度分析方法在新场转换波处理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年04期

8 肖思和;马昭军;;转换波处理一些问题及对策[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年06期

9 潘树林;高磊;尹成;刘毅;;苏里格地区转换波初至识别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程冰洁;毛树林;徐天吉;;转换波多次分裂数值模拟与层剥离技术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世春;丽飞;石建新;王高成;;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尚帅;韩立国;;转换波的共面元叠加[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沈鸿雁;李庆春;;转换波高精度非双曲时距“双曲化”[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立明;李庆春;;有效提高转换波速度分析精度的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洋;魏修成;;高精度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冯太林;;转换波精确速度分析方法[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薛光琦;宿和平;史大年;张家茹;;用天然地震转换波法对青藏高原的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马昭军;唐建明;;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马昭军;唐建明;;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伟;尹军杰;王峗;;转换波等效速度误差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法 王继明;转换波技术解决勘探难题[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通讯员 彭冬梅;提出转换波静校正解决方案[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尤克;到沉积盆地中找油田[N];中国石化报;2013年

4 李菊香;新版世界沉积盆地地图公布[N];中国石化报;2000年

5 晨澜;沉积盆地和沉积相[N];中国石化报;2008年

6 黄妮娜;印尼与也门讨论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N];中国石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一兵;沉积盆地近震转换波及其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唐建明;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金抒辛;转换波静校正模糊方法[D];吉林大学;2005年

4 潘树林;P-SV转换波静校正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兴岩;海底四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6 卢勇旭;瑞雷波反演及转换波静校正中粒子群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7 石建新;多分量地震处理解释关键方法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李忠;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崔杰;弱各向异性介质转换波AVO分析与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书平;沉积盆地波动分析理论基础探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目标跟踪的转换波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扬;CO_2地质封存中四维多分量地震资料正演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3 崔杰;转换波高分辨率速度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徐磊;地震转换波速度交互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何贞举;提高转换波速度分析精度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马昭军;转换波衰减正、反演方法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7 马永琴;转换波地震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单刚义;转换波处理与解释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郭继茹;转换波最佳搜索角的射线追踪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韩世春;各向异性介质转换波速度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9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19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