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一种地震P波和S波初至时间自动拾取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19-02-25 14:08
【摘要】:地震P波、S波初至时间的拾取是地震波分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波初至时间自动拾取的方法:首先,把地震波的三分量时程曲线变换为一组空间向的能量变化率时程曲线;然后对能量变化率时程曲线进行STA/LTA(Short Time Average/Long Time Average,短时间的均值/长时间的均值)处理,拾取地震P波和S波的大致初至时间;最后提出采用一种二次方自回归模型对初至附近的能量变化率曲线进行二次方自回归处理,精确拾取出P波和S波的初至时间.本文采用了10组芦山地震的记录数据和150组汶川地震的记录数据对此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以人工拾取结果为参考,此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同时,相比于常用的STA/LTA方法和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kaike信息准则)方法,此方法在计算时间效率方面稍微逊色,但是对S波初至时间的拾取精度和可靠性更高.此方法丰富了地震P波、S波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方法.
[Abstract]:It is a basic work of seismic wave analysis to pick up the first break time of P-wave and S-wave.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icking up the first arrival time of seismic waves is presented. Firstly, the three-component time-range curves of seismic waves are transformed into a set of time-range curves of the rate of energy change in the spatial direction. Then the time-range curve of energy change rate is processed by STA/LTA (Short Time Average/Long Time Average, short-time mean / long-time mean, and the approximate first arrival time of P-wave and S-wave is picked up. Finally, a quadratic autoregressive model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energy change rate curve near the first arrival, and the first arrival time of P wave and S wave can be accurately picked up. In this paper,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tested by using 10 sets of recorded data of Lushan earthquake and 150 groups of recorded data of Wenchuan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manual pick-up results, this method has high accuracy and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STA/LTA method and A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this method is a little less efficient in calculating time. However, the picking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first arrival time of S wave are higher. This method enriches the automatic pickup method of the first arrival time of P wave and S wave.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51508536)资助
【分类号】:P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劲松;王峗;姚振兴;;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5期

2 叶根喜;姜福兴;杨淑华;;时窗能量特征法拾取微地震波初始到时的可行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3 王继;陈九辉;刘启元;李顺成;郭飚;;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J];地震学报;2006年01期

4 刘伊克,常旭,王辉,李福中;三维复杂地形近地表速度估算及地震层析静校正[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强;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大鹏;刘希强;刘尧兴;王志铄;赵晖;张亚琳;;高阶统计量及AIC方法在区域地震事件和直达P波初动识别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3年Z3期

2 宋维琪;喻志超;杨勤勇;郭全仕;王瑜;;低信噪比微地震事件初至拾取方法研究[J];石油物探;2013年06期

3 王彩霞;白超英;王馨;;地震震相初至自动检测技术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5期

4 陈艳芳;杨波;苏华友;杨宁;;高精度实时微地震震源反演算法及在泸沽铁矿上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5期

5 段银鹿;李倩;姚韦萍;;水力压裂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及其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3年05期

6 尹陈;巫芙蓉;李亚林;刘鸿;陈波;康亮;杨敏;;射孔校正速度对微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4期

7 李力;李骥;;基于包络Hlder指数的AE信号初至时刻精确拾取[J];中国测试;2013年04期

8 马强;金星;李山有;陈绯雯;廖诗荣;韦永祥;;用于地震预警的P波震相到时自动拾取[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9 董超;王恩元;晋明月;孙浩博;王嗣衡;;分形计盒维数的微震波初至自动识别[J];煤矿安全;2013年06期

10 吕世超;宋维琪;刘彦明;郭晓中;张华锋;;利用偏振约束的能量比微地震自动识别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江汶乡;面向地震预警的强震动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刘智;高速铁路车桥耦合体系地震响应分析及报警阈值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3 郭博峰;单站高频GNSS求解同震位移的新方法及联合强震仪的地震预警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张骞;基于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阈值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

5 宋晋东;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用地震动参数及单台地震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6 张红才;地震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7 张林广;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洲;王松;李勇明;;页岩气藏压裂改造难点与技术关键[J];天然气工业;2012年04期

2 刘振武;撒利明;杨晓;李向阳;;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5期

3 张金川;徐波;聂海宽;汪宗余;林拓;姜生玲;宋晓微;张琴;王广源;张培先;;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潜力[J];天然气工业;2008年06期

4 王爱国;周瑶琪;陈勇;王强;;基于微地震技术的油田裂缝监测及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姜福兴;杨淑华;成云海;张兴民;毛仲玉;徐方军;;煤矿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6 李会义;姜福兴;杨淑华;;基于Matlab的岩层微地震破裂定位求解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06年02期

7 王继;陈九辉;刘启元;李顺成;郭飚;;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初至震相的自动检测[J];地震学报;2006年01期

8 于青;关联维数计算的分析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詹毅,钟本善;利用小波变换提高地震波初至拾取的精确度[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刘启元,吴建春;论地震数值预报——关于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发展战略的思考[J];地学前缘;2003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保燕,徐纪人;西海固地区的特殊的P波初动[J];西北地震学报;1985年S1期

2 C.P.WAPENAAR;;将多分量地震数据分解成一次P波和S波响应[J];石油物探译丛;1991年01期

3 孙竞忠;;西太平洋海洋P波与S波的高频地震衰减[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01期

4 西村敬一;森井亘;张魁林;;日本逢坂山地形变台观测到的P波初动方位偏差[J];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03期

5 王立平;由单台小地震P波初动资料得到的鲁南地区的平均应力场[J];中国地震;1988年03期

6 杨懋源,吕培苓,华祥文;P波初动节面解的可靠性判定[J];中国地震;1985年03期

7 杨懋源,吕培苓,华祥文;P波初动节面解的可靠性判定[J];中国地震;1985年04期

8 陈鑫;于学庆;黄骥超;张付胜;;运用地震P波初动资料求解浙江地区构造应力场[J];华北地震科学;2012年04期

9 L.Amundsen;根据海底质点速度的垂直分量提取P波与S波[J];石油物探译丛;1995年05期

10 梁建文;冯领香;巴振宁;;局部断层场地对P波的散射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兰菊;黄再兴;;软物质中孔洞表面张力对P波散射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杜艳玲;杨大宝;王忠;;P波段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制作[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3 李磊;郝重涛;;由P波偏振反演局部各向异性[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曾清涛;;早搏后窦性P波变异的意义探讨[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5 刘希强;李霞;蔡寅;赵瑞;李红;周彦文;王庆民;赵大鹏;徐长朋;;基于单台P波记录的地震震中和震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6 万永革;盛书中;许雅茹;吴逸民;;不同应力状态和摩擦系数对综合P波辐射花样影响的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峻;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李昱;齐少华;;利用P波与S波接收函数联合反演研究中国境内天山的岩石圈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谷梅;;高稳定度大调制宽频带P波段调角振荡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9 胥颐;刘建华;郝天珧;刘劲松;李志伟;江为为;;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郎秀兰;段雪;刘英坤;邓建国;胡顺欣;刘忠山;李明月;潘茹;黄雒光;张晓帆;;P波段350 W LDMOS功率管研制[A];2010’全国半导体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时晶晶;电离层对P波段星载SAR成像影响分析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司洁戈;复杂界面炮集P波反射时距正反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2 温立平;饱和土层状沉积谷地对平面P波散射的解析解[D];天津大学;2004年

3 谭默言;势模型中轨道激发P波态介子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德国;弹性全空间圆形孔洞对P波的散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李春峰;强震P波预警参数与震级和地震动强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李力;电离层对星载P波段高分辨SAR成像的影响分析及误差校正[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尹得余;P波震相自动捡拾与地震预警震级实时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8 程钰翔;基于P波包络的震中距和震级快速估算[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9 陈国春;重介子到轻P波介子遍举衰变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0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30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b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