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natural fractures to study brittle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reservoirs and control of natural fracture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more than 20 methods of brittleness tes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ragility evaluation method in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and taking Chang7 tight reservoir in Longdong area of Ordos Basi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fractu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brittleness are evaluated,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reservoir brittleness on fracture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any high angle structural fractures in Chang 7 reservoir in Longdong area,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lithology. In the reservoir, the brittl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ithology are quite different, in which the brittleness of sandstone is the largest, that of argillaceous sandstone is the second, and the brittleness of mudstone is the least, which show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muddy content, the brittle index decreases gradually. Under the specific paleotectonic stress background, reservoir brittleness controls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gree of natural fractures. When the brittleness index is greater than a certain value, it is easier to develop high-angle fractures, but lower than this value, it is easier to develop middle-low angle fractures. Brittleness also controls the fracture 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itself. With the increase of brittle index, the more prone to fra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structural stress,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lower the brittle index, the more prone to deformation rather than fracture, and the weaker 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or the less development of frac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3-004)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廖群山;胡华;林建平;刘中良;穆献中;;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前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6期
2 杜金虎;刘合;马德胜;付金华;王玉华;周体尧;;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2期
3 刘恩龙,沈珠江;岩土材料的脆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双辉;陈洪德;林良彪;钱利军;赵军寿;陈安清;徐胜林;;川东北渠县地区大安寨段储层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周尚文;薛华庆;郭伟;;川中侏罗系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3 王学军;杨志如;韩冰;;四川盆地叠合演化与油气聚集[J];地学前缘;2015年03期
4 王明磊;张福东;关辉;李君;杨慎;佘源琦;邵丽艳;;致密油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为例[J];非常规油气;2015年02期
5 汪少勇;李建忠;郭秋麟;李登华;;层次分析法在致密油有利区优选中的应用——以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06期
6 卜向前;师永民;杜书恒;李向平;靳文奇;吴洛菲;张志强;;低渗透油藏压力场变化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7 田薇;郑磊;袁勇;;橡胶混凝土脆性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7年02期
8 吴玮江;谌文武;宋丙辉;冯乐涛;叶伟林;;兰州原状Q_2黄土剪切试验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张小波;赵光明;孟祥瑞;潘锐;马文伟;董春亮;;考虑非线性脆性损伤和中间主应力影响的圆形巷道围岩分析[J];煤炭学报;2014年S2期
10 严向阳;李楠;王腾飞;徐永辉;严俊红;李见;吴银萍;;美国致密油开发关键技术[J];科技导报;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江权;高地应力下硬岩弹脆塑性劣化本构模型与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3 邓国华;真三轴条件下黄土的结构性参数及结构性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冯志焱;非饱和黄土的结构性定量化参数与结构性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磊;刘立宏;李永明;张冲;;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在美国巴肯油田的成功应用[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12期
2 吴月先;钟水清;徐永高;甘升平;;中国水平井技术实力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矿场机械;2008年03期
3 贾承造;郑民;张永峰;;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2期
4 吴奇;胥云;王晓泉;王腾飞;张守良;;非常规油气藏体积改造技术——内涵、优化设计与实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3期
5 沈珠江;岩土破损力学与双重介质模型[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6 王毓俊;;四川盆地找到大油田的可能性分析[J];石油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7 梁狄刚;冉隆辉;戴弹申;何自新;欧阳健;廖群山;何文渊;;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大面积非常规石油勘探潜力的再认识[J];石油学报;2011年01期
8 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李登华;郑民;;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J];石油学报;2012年03期
9 董世泰,高红霞;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4年05期
10 邓秀芹;刘新社;李士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凌云;肖略生;季凤玲;朱小红;李红;;测井解释新方法在致密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8年03期
2 姚海林;魏钦廉;;致密储层改造效果预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30期
3 伊怀建;朱维耀;张明江;张萌;宋洪庆;;低渗透致密储层气体低速非达西渗流地层压力分布及产能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2年01期
4 王亮国;唐立章;邓莉;李学明;;致密储层物性下限研究——以川西新场大邑为例[J];钻采工艺;2011年06期
5 刘永峰;;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1期
6 赵岩;李剑波;;多参数地震属性在大邑地区超致密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1期
7 曾溅辉;杨智峰;冯枭;乔俊程;张忠义;;致密储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6期
8 宋子齐;景成;庞玉东;田新;张景皓;;基于岩石物理相分类确定致密储层孔隙度——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3年08期
9 倪根生;何建军;李琼;叶增炉;;利用小波相干技术检测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2期
10 胡永章,王洪辉,周文,段新国,刘兴德;楚雄盆地北部T_3-J致密储层裂缝分布规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振武;;致密储层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巍娜;天然气产能将超过13亿立方米[N];黑龙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国锋;长垣西部高台子致密油层储层特征及有效动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2 白玉彬;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机理[D];西北大学;2013年
3 周文;川西致密储层现今地应力场特征及石油工程地质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阳;致密储层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彤;致密油气储层岩石参数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3 李昌峰;川东北元坝地区须三气藏致密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曾驰敏;Q油田致密储层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预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胡景涛;致密储层暂堵转向体积改造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6 王庆鹏;F142区块致密储层人工压裂模型表征[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7 徐鹏晔;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充填结构及致密储层预测[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33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3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