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模拟
[Abstract]:The Hararat Mountain area is a part of the Piedmont thrust belt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and its structural deformation is complex.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its genetic mechanism in Hashan area,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pattern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West, middle and east. The whole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segment is dominated by nappe superimposition, the middle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hrust superimposition, and the eastern seg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hrust fold.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process mainly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early Permian extensional rift, middle-late Permian-Triassic strong thrust nappe, Jurassic-Cretaceous weak compressional thrust and Cenozoic uplift and strike-slip adjustment. By means of physical simulation,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ypical section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Hashan area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on rate and strength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uperimposition degree of strata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Hashan are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strata controls the ord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slip faults and thrust faults in different sections. The length of plastic formation determines the scale of slip fault.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规律与勘探方向”(2011ZX05002-002) 中国石化科技重大攻关课题“哈山构造带成藏主控因素研究”(P13020) 胜利油田分公司博士后科研课题“哈山构造带形成演化及成因机制”(YKB1415)联合资助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舸,赵重斌,张晏华,王岳军,单业华;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的原理、方法及相关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2 王海侨;钟建华;;地质体构造变形的“宏微对应”规律探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谭晓慧;宋传中;查甫生;李加好;张妍;;数值模拟方法在构造变形研究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4 索书田;秦岭群构造变形研究取得新的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4期
5 贾宝华;湖南雪峰隆起区构造变形研究[J];中国区域地质;1994年01期
6 刘文灿;李东旭;高德臻;;铜陵地区构造变形系统复合时序及复合效应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1期
7 张岳桥,杨农,马寅生;太行山隆起南段新构造变形过程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4期
8 严城民,邓仁宏;霞若地区构造变形序列[J];云南地质;2003年02期
9 张培震;天山及其前陆盆地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J];科学通报;2003年24期
10 宋春彦;何利;刘顺;;龙门山南段飞来峰构造变形及形成演化[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舸;王岳军;郭峰;单业华;;大陆构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其发展[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张德宝;梁继涛;薄志宏;;武夷—云开构造带北段构造变形及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1)[C];1991年
3 周荣军;李勇;Alexander L. Densmore;Michael A.Ellis;;晚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变形的新证据[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李建国;周永胜;宋瑞卿;王绳祖;;亚洲中东部大陆构造变形物理模拟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吕古贤;;不同构造变形带中“静水压力”的差别[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6)[C];1993年
6 陈科;林伟;王清晨;;扬子地块东南缘多期构造变形及其油气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7 吕古贤;;不同构造变形带中“静水压力”的差别[A];地壳深部压力状态与地质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惠初;袁桂邦;;对辽南胡家—北瓦沟地区辽河群构造变形的新认识[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9 李元;段超;宋传中;;安徽肥东西韦地区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雷显权;陈运平;;GPS约束下天山现今构造变形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叶;挤压应力作用下的构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2 肖伟峰;天山造山带中段古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年代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3 邹海俊;楚雄盆地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孙桂华;新疆哈尔里克山古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5 何玉林;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变形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吕宝凤;川东南地区构造变形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7 陈文彬;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最新构造变形基本特征及构造成因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8 唐方头;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9 王志才;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以陇西—武山地区为例[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10 黎敦朋;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艺琼;塔里木盆地玉北—塘北地区构造变形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滕学建;内蒙古狼山霍各其地区前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刘奎;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区构造变形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4 韩阳光;驾车穹隆构造特征、地层层序及其Pb,Zn,Ag,As,Sb丰度异常与赋存状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王劲铸;西藏仲巴地区混杂岩带的组成与构造变形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邢翔;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构造变形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宗亮;构造变形下复杂断裂带烃类运移检测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刘稳航;东秦岭丹凤地区丹凤群构造变形和年代学研究对商丹构造带演化的约束[D];西北大学;2015年
9 杨源祯;北秦岭弧前沉积体构造变形及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胡勐乾;并行计算三维数值模拟在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0年
,本文编号:2434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3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