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07 06:44

  本文关键词: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3年

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

马国哲  

【摘要】:人类对特大地质灾害的认识滞后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要求。在人口稠密和集中地区发生罕遇特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惊人的,开展其形成机理研究是有效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笔者在应用岩体力学理论研究2008.5.12“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的成因时,提出了“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的概念:是一个由滑脱层和边界断裂围限而成的宏观岩体,长度接近500km,宽度接近50km,深度接近20km,推覆体岩体具有整体活动性,并处于以挤压构造应力为主的三维应力场中。与龙门山断裂带这一传统地质构造术语相比,活动推覆体不仅包含了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因素,而且隐含了地壳岩体结构及岩体的受力、运动与破坏因素,因此该概念可以满足研究特大地质灾害所涉及地质体在深度及广度范围方面的要求。龙门山推覆体具备特大地质灾害孕育和发生必需的独特地质环境条件,是内动力地质灾害(地震、断裂)和外动力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统一体和承载体。内、外动力地质灾害之间形成地质灾害链,防治难度大。 本文以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地壳岩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在全面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构造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岩体力学、岩石物理学、工程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大地测量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运用岩体力学关于地壳岩体变形和破坏的相关最新理论成果,对龙门山推覆体以地震为主的内动力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地震滑坡(崩塌)、震后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内、外动力地质灾害之间的连锁激发关系,地质灾害链的构成特点及危害特点等诸多环节进行了全面研究,对诸如推覆体地壳深部流体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形成的岩体力学机理、工程防治特大地质灾害的有效性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层次防治对策。主要结论有: 1、以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作为研究对象,能满足特大地质灾害研究所涉及地质体对深度与广度的要求。龙门山推覆体是一个由滑脱层和边界断裂围限而成的宏观岩体,长度接近500km,宽度接近50km,深度接近20km。内部包含了4条主干断裂和滑脱层几个主要构造结构面。位于中地壳顶界的滑脱层是推覆体发生逆冲推覆运动的底部动力边界,也是中、上地壳岩体之间最主要的构造结构面。埋深12-26kmm,沿南西向北东方向变深。其物理力学属性是因板块水平运动挤压而产生的地壳岩体局部剪切熔融层,表现出各向异性、低速高导等物理力学属性。 2、在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大地构造应力背景下,在青藏地块(巴颜喀拉)与华南地块(四川盆地)之间形成了龙门山推覆体型地块边界带,自晚更新带以来其新构造活动特征是活动推覆体,整体逆冲活动速率1~3mm/yr,方向南东。推覆体地壳岩体长期处于北西-南东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主要沿已有区域性地质构造面发生剪切破坏。 3、推覆体地壳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符合岩体结构控制论。主要表现为沿已有构造结构面发生剪切滑移破坏,抗剪切滑移强度符合拜尔利定律(Byerlee's law)。滑脱层具有发生剪切滑移(粘滑)的强度条件和几何条件,因而是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发生7级以上特大地震的主要构造结构面(控震层)。沿滑脱层发生的剪切滑移(粘滑)是形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未来复发地震的岩体力学成因机制。 4、龙门山地区地震强度与推覆体整体活动速率无关,而与控震结构面一滑的抗剪切滑移强度密切相关。与其埋深呈显著线性相关性:8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20km;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14kmm;6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lOkm。据此可以圈定出7级以上地震可能发生区域的范围。 5、在7级地震、Ⅸ度以上地震烈度区发生的大型高速远程地震滑坡主要受斜坡的弹-塑性二元结构控制。地震波(P波)及强烈的地震水平加速度在斜坡弹一塑性介面突然产生强大的拉应力,导致斜坡风化覆盖层产生自上而下贯通的拉裂破坏,进而引起滑床区岩体发生快速剪切破坏,是形成数量众多的大型、深层、高速、远程地震滑坡的主要力学机制。 6、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对龙门山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链提出了新的认识。地质灾害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强烈地震激发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同震型短时地质灾害链;另一类是区域暴雨激发滑坡(崩塌)—泥石流震后长周期地质灾害链。 7、针对地震滑坡和震后泥石流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思路。地震滑坡应在间震期将潜在不稳定斜坡作为防治对象。采取留置安全距离,辅助采取必要的锚固工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震后泥石流应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采取规划避让为主、应急排险为辅,以防为主的防治思路。审慎采取工程防治措施。 8、龙门山地区特大地质灾害具有自然性、长期性、区域性、群发性、成灾后果严重的诸多特点,宜采取预防为主、避让为主、重视宏观规划的防治原则。将避免城镇损毁作为该区特大地质灾害防治的首要目标。基于地质环境容量考虑基础之上,提出了三层次防治对策:区域战略性宏观控制对策、流域局部避让对策及单点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9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茂炳,吴山;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2 刘树根,赵锡奎,罗志立,徐国盛,王国芝,C.J.L.Wilson,Dennis Arne;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朱介寿;;汶川地震的岩石圈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背景[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蔡学林;曹家敏;朱介寿;程先琼;;龙门山岩石圈地壳三维结构及汶川大地震成因浅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树根;田小彬;李智武;孙玮;郭兵;刘顺;;龙门山中段构造特征与汶川地震[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智武;刘树根;陈洪德;刘顺;郭兵;田小彬;;龙门山冲断带分段-分带性构造格局及其差异变形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林茂炳;初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基本结构样式[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8 庞学勇;包维楷;吴宁;;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气候特征及成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S1期

9 郭跃,林孝松;地质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李晓琴,殷继成;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及旅游资源评述[J];中国地质;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君,吕和林,李安洪;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2 娄世飞;于远忠;;某白灰厂滑坡变形机制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3 陈广斌;;关键块体在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钟卫;周德培;杨涛;冯君;;顺层岩石高边坡在卸荷条件下失稳长度的确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5 肖伦斌;;汶川地震框架填充墙的震害现象及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6 唐勇;覃建雄;肖晓;;汶川地震重灾区历史古迹受损应急评估及保护对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7 金杰;;实腹式单跨石拱桥空间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8 王羽;肖盛燮;冯五一;张元才;;滑坡灾害链式演化阶段及规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9 蔡辉腾;李强;蔡宗文;危福泉;;厦门常规土动力特性的试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10 李凯文;邹昀;禇腾峰;;抗震设防烈度的提高对高层建筑工程量的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ectonic block system[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陈祖安;林邦慧;白武明;程旭;王运生;;2001年8.1级昆仑山大震破裂过程及对2008年汶川8.0级大震孕育发生影响的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oblique-thrusting during the 1 2 May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Satoshi Okuyama;Yoshiki Ninomiya;Sarah Wright;;Surface de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and mountain building of the Longmen Shan,eastern Tibetan Plateau[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Richard Walker;Mike Sandiford;;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active tectonics of Asi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孙长青;陈赟;高尔根;;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盆山相互作用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吴晶;王辉;曹建玲;高原;王琼;;地壳介质非均匀性对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苏哲;刘静;张鲁新;王二七;;频谱分析法在反演造山带地形高差演化中的应用——以中国大别山、米仓山和美国内华达山脉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林达明;尚彦军;吴锋波;张巍;张翔;;基于矿物结构与钻探的花岗岩地质强度指标研究及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学伟;基于大地测量资料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反演及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培雷;考虑隔墙影响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及地震灾场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猛;煤矿深部开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及其控制技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冬雁;川西高原甘孜黄土记录的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Dongyan Liu;[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金宠;雪峰陆内构造系统逆冲推滑体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胡小飞;祁连山北部侵蚀速率的时空分布与构造抬升变形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柏坚;非线性数学地质模型研究及在滇东南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旺;七星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永周;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鑫;钱营孜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寿迎;黄岛LPG地下储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丁凯;基于随机模型的IGS台站高精度解算及其时间序列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丽娜;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李亚帮;膨胀性充填裂隙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攸青言;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王晓初;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培风;水塔的竖向与水平地震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2 赵尚毅,时卫民,郑颖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元法[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3 陈洪凯,欧阳仲春,廖世荣;三峡库区危岩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J];地下空间;2002年02期

4 唐邦兴,刘世建,柳素清,黄赐璇,梁玉莲,B.Frenzel;四川西部杂谷脑地区晚更新世“冰碛物”成因之探讨[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5 陈晓清,陈宁生,崔鹏;冰川终碛湖溃决泥石流流量计算[J];冰川冻土;2004年03期

6 朱守彪,石耀霖;青藏高原地形扩展力以及下地壳对上地壳的拖曳力的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晓朋;潘懋;任群智;;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陈晓利;冉洪流;祁生文;;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谭利华,杨景春,段烽军;河西走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阶段划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韩延本,李志安,赵娟;天文学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方法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嵩峰;南水北调对河北省典型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佐臣;扬子地块西北缘轿子顶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06年

3 周鑫;地震触发高速远程滑坡气垫效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江岳安;绵竹市绵远河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宣利;河北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9年02期

2 ;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动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5期

3 张维宸;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4期

4 安勇胜,李福祥,索有贤,杨延兴,逯积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地质灾害及防治[J];青海国土经略;2001年02期

5 王群,杨顺泉,魏军才,李佐海,李贵仁;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2期

6 吴长江 ,叶隆生 ,胡先松;这样的监测员好!——记一次地质灾害成功避让与监测员胡存锋[J];浙江国土资源;2004年09期

7 郑永林,宁立波,毛绪美,马传明;浙江省龙泉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志禄,张燕,孙畅;陇南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及预警技术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9 ;关于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速报工作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07年14期

10 刘传正;;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科技支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发;石明生;王俊;杜军;田玲;程晓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甘肃省崇信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居恢扬;;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理论——环境因素控制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4 陈列;王东发;潘劲松;张子涵;韦方强;;浙江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5 武萍;;河南省石人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与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陕西黄土高原诱发地质灾害降雨临界值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黄辉军;张伟;殷鑫铭;;汶川地震灾区苍溪县震前、震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录仕;鲍桂宝;牛宝茹;;川藏公路海子山-竹巴笼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遥感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张茂省;;黄土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军伟;杨巧玉;;西峡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文彩云;[N];广西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严志亮;[N];金华日报;2005年

3 记者 范宏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记者 马家龙 冉玉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盛利;[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万敏 苏华;[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魏瑶;[N];兰州日报;2010年

8 九三学社中央;[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N];四川日报;2010年

10 欣闻;[N];徐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哲;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付建飞;辽宁省地质灾害的潜在性分布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3 陈伟;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5 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2年

6 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丁峰;山西省平朔地区地质灾害成灾机制与风险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8 贾韶辉;企业级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刘志刚;云南电网物理脆弱性分析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菊春燕;青岛崂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风险与防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勇;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D];西南大学;2010年

2 程庆展;福建省地质灾害类型与评价分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成亮;宜万铁路岩溶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宇;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5 许清涛;和龙市地质灾害分区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6 陈勇;黄陵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马宏宇;四川茂县维城乡前、后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彬;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江岳安;绵竹市绵远河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欧阳华平;遥感和GIS技术在西藏昌都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8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