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相对走时计算的地面微地震监测SET定位算法

发布时间:2019-07-11 08:56
【摘要】:基于绝对走时计算的地面微地震监测地震发射层析成像(Seismic emission tomography,SET)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受地层速度模型的准确性影响很大,速度模型中的误差会使定位结果出现偏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走时计算的地面微地震监测SET定位算法,以克服绝对走时计算对速度模型精度的高度依赖.首先,通过分析走时误差推导了相对走时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该公式对射孔初至进行校正,得到射孔点附近其他待监测网格点的走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表明在基于SET定位算法的前提下,本文提出的相对走时计算方法能得到比绝对走时计算方法更准确的定位结果.
[Abstract]: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groun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eismic emission tomography (Seismic emission tomography,SET) algorithm based on absolute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accuracy of the formation velocity model, and the error in the velocity model will cause the positioning results to deviate. In this paper, a SET location algorithm for groun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based on relative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is proposed to overcome the high dependence of absolute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on the accuracy of velocity model. Firstly, the relative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formula is derived by analyzing the travel time error. Then, the formula is used to correct the first arrival of perforation, and the travel time of other grid points to be monitored near the perforation point is obtain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ractical data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obtain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results than the absolute travel time calculation method on the premise of SET positioning algorithm.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3CX02098A)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科技计划发展项目(2013-1-54)联合资助
【分类号】:P31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清东;朱良保;苏有锦;王光明;;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及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9期

2 宋维琪;王新强;高艳可;;地面监测微地震事件等效速度反演定位方法[J];石油物探;2012年06期

3 王维波;周瑶琪;春兰;;地面微地震监测SET震源定位特性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勇;张建中;李同宇;;改进的震源扫描定位方法[J];中国科技论文;2016年21期

2 孙嘉骏;曾晓献;;基于遗传算法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构建微震速度模型[J];世界地质;2016年04期

3 崔庆辉;;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质量监控方法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6年05期

4 夏森;王维波;李树荣;周德山;陈静;;微地震信号的参数辨识建模及其Kalman滤波[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5期

5 陈浩;陈晓非;;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M_W 6.2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和重定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4期

6 邵婕;孙成禹;唐杰;伍敦仕;;基于字典训练的小波域稀疏表示微地震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年02期

7 李楹;刘璐;;存储式地面微地震裂缝监测系统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年Z1期

8 仲岩磊;;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年Z1期

9 周美波;吴建星;;矿山微震监测中震源定位新方法的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年09期

10 盛冠群;李振春;王维波;高澜;;基于小波分解与高阶统计量的微地震初至拾取方法研究[J];石油物探;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吕作勇;王长在;杨婷;钟世军;;云南鲁甸M_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2 赵旭;刘杰;冯蔚;;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震源运动学特征[J];地震地质;2014年04期

3 赵小艳;孙楠;;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联合反演[J];地震研究;2014年04期

4 王未来;吴建平;房立华;来贵娟;;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序列的双差定位[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9期

5 王小娜;于湘伟;章文波;;昭通地区地震层析成像及彝良震区构造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4期

6 张广伟;雷建设;孙长青;;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级地震主震及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3期

7 孙茁;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王长在;杨婷;;利用sPn震相测定芦山M_S7.0级地震余震的震源深度[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8 闻学泽;杜方;易桂喜;龙锋;范军;杨攀新;熊仁伟;刘晓霞;刘琦;;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9 FANG LiHua;WU JianPing;WANG WeiLai;Lü ZuoYong;WANG ChangZai;YANG Ting;CAI Yan;;Relocation of the mainshock and aftershock sequences of M_S7.0 Sichuan Lushan earthquak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Z2期

10 苏金蓉;郑钰;杨建思;陈天长;吴朋;;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与余震精确定位及发震构造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春华;顾广庆;;微地震监测技术探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04期

2 张山,刘清林,赵群,姜宇东;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2年02期

3 姜福兴,杨淑华;微地震监测揭示的采场围岩空间破裂形态[J];煤炭学报;2003年04期

4 董世泰,高红霞;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4年05期

5 刘百红,秦绪英,郑四连,杨强;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油田中的应用现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5期

6 杜娟;杨树敏;;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4期

7 裴琳;;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应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8 孔令海;姜福兴;刘杰;叶根喜;王存文;宋广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的微地震监测[J];煤炭学报;2009年07期

9 王牧男;李安帮;;微地震监测技术在秦家屯油田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10 李澈;;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山;;井中微地震监测实时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裴琳;;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应用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金维浚;张衡;张文辉;段心标;刘伟;;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4 段建华;程建远;任亚平;;微地震监测数据无损压缩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徐刚;程轲;刘腾蛟;;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在裂缝型储层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张欣;张海江;郭彬;张银生;;页岩气开发地面微地震监测及速度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周杰;微地震监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王武科;华北物探瞄准微地震监测技术[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高长安 黄普根;为低渗透油储层压裂配上“透视镜”[N];中国矿业报;2012年

4 须振华 俞建宝;国内煤层气微地震监测技术首试成功[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黄普根 通讯员 王浩 李金生;压裂作业有了“透视镜”[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通讯员 张惠丽 芦柏丽;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应用于大庆油田[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爱国;微地震监测与模拟技术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吕昊;基于油田压裂微地震监测的震相识别与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谦;微地震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朱峰;低信噪比微地震监测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钟尉;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川南页岩气井水力压裂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余洋洋;页岩气开发中地面微地震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介文;微地震监测一维速度模型反演及微震偏移定位和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张娜玲;基于微地震监测的油井压裂裂缝成像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徐刚;井中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韩国栋;煤矿采场覆岩运动规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3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13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