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西部尚义盆地沉积岩区专题地质填图方法与成果
[Abstract]:Yanshan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in the late Mesozoic in eastern China, which has a wide and far-reaching geological influence. Although the previous study of Yanshan movement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controversy about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process of Yanshan orogenic belt at present. In view of this scientific problem, the Shangyi Basin in western Yanshan was selected to carry out 1: 50 000 special geological mapping.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basin filling sequence, lithofacie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provenance, the petrographic paleogeography of the basin is restored, the basin evolu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edimentary response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in Yanshan orogenic belt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diagenetic assemblage mapping method of sedimentary rock area, the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map of 1: 50 000 group and phase grade is drawn. The sedimentary evolution from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in Shangyi Basin, western Yanshan, recorded the whole process of pre-orogenic extension, orogeny compression and post-orogeny extension in Yanshan orogenic belt.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地球科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晚侏罗世风成沉积组合及古气候和古地理意义》(批准号:41672111);《燕山J/K之交(土城子组-张家口组)盆地演化及华北北缘“裂谷系”》(批准号:41372109);《胶莱盆地恐龙化石埋藏学及其古生态与古地理意义》(批准号:4127202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重要造山带关键地区区域地质专题调查》(编号:12120114064301);《陆相地层及盆地区域地质调查填图试点与示范》(编号:12120115068901);《侏罗系土城子阶时限的研究》(编号:1212011120142) 国家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中国标准地层建立-中国地层表的完善》(编号:2015FY310100) 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晋东北晚侏罗世风成沉积组合及古气候和古地理意义》(编号:DHBK2016126)
【分类号】:P588.2;P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达;吴淦国;刘文灿;;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6期
2 刘凤山;胡道功;;欧美国家地质填图的理念、管理与战略[J];地质通报;2009年10期
3 赵卫东;;地质填图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8期
4 张凡;;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05期
5 姜作勤;新一代地质填图所面临的挑战[J];中国地质;1996年02期
6 ;国外地质填图工作的发展趋势[J];湖北地矿;1999年03期
7 吴良士;;地质填图篇(1)[J];矿床地质;2014年01期
8 袁艳斌,吴冲龙,李伟忠;面向野外地质填图的空间实体对象表达[J];地球科学;2001年02期
9 郑贵洲,周顺平;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填图[J];地矿测绘;2002年01期
10 杜国银;区域地质填图项目评价[J];资源·产业;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达;;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一些启示[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开展现代地质填图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示范[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3 张达;;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一些启示[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4 范正国;方延尧;乔春贵;宋正范;;物化遥方法在覆盖广布区1:25万地质填图中的应用[A];地球物理调查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家熙;;我国典型地区氡地质填图计划——1998年度云南省个旧地区氡地质填图[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6 刘菁华;曾绍发;田钢;;利用航空放射性能谱测量进行地质填图的单元划分[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梁月明;张文斌;;航空γ能谱资料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A];地球物理调查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菁华;王祝文;田钢;;伽马能谱测量在浅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刘建明;叶杰;刘家军;顾雪祥;;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10 柳益群;韩作振;冯乔;邢秀娟;樊爱萍;杨仁超;;天然气、煤、铀共存关系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驻河南记者站记者 周强;地质填图亟待从“二维”走向“三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陶雪琴;“我们一定会再来的”[N];中国矿业报;2013年
3 记者 刘晓慧;松辽外围发现5个中新生代油气远景盆地[N];中国矿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清;区域重力资料在地质填图中的边界定位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徐增连;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渐新世—中新世孢粉记录与东亚季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王斌;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盆山耦合与风尘沉积[D];南京大学;2014年
4 张雪;渭河盆地天然气及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量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5 宋鄂平;青藏高原中部改则盆地沉积地层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环境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6 胡丽沙;华南板块南缘二叠系-三叠系沉积记录及物源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7 李双庆;中国东北地区fi中生代典型盆地火山作用及沉积物源演化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赵德军;思茅盆地东南缘与哀牢山构造带的盆地耦合过程及其地质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吉云平;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古湖最终消亡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10 赵阳慧;南海北部陆缘白云凹陷盆地构型及其形成演化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帅;数子地质填图技术探讨及其在战备村幅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迅;AMT在龙门山北段三堆地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郑翔;数字地质填图建模技术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宁洪涛;伽玛能谱低能谱段地质填图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5 严枫;1:5万数字地质填图及某些问题的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安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冯士信;区域地质填图实习软件中实测剖面图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7年
8 张昊祉;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胡骁;基于遥感和高精度DEM数据的鹤庆盆地活动构造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梁霄;茂名盆地晚中生代沉积记录与古南海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2516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1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