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合水地区长7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5 11:32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合水地区延长组长7为浅湖-深湖相浊流沉积,是典型的致密储层,原油大面积分布,无明显的油水边界。以往将目标层作为延长组主力烃源岩层,对成藏控制因素缺乏系统的认识。为明确该区长7成藏特征及其成藏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对长7各层的烃源岩展布及生烃特征、储层特征、运移通道、异常高压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该区长7的成藏特征,并总结其成藏主控因素。 研究区长7烃源岩发育,以长73“张家滩页岩”为主;基于浊流事件性沉积的特征,长7l、长72烃源岩仅在局部发育;长7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处于成熟阶段,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一方面长73和长72底部的源岩厚度大,为上覆长71、长72的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源;另一方面长72和长7l自身局部发育的厚层源岩,为长71的成藏提供了保障,形成了长71广泛成藏的特征。 砂体分布稳定性较差,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长石岩屑细砂岩为主;填隙物含量较高,发育多种孔隙类型,但物性较差,孔隙度主体为6%-12%,渗透率主要为0.1-0.3×10-3μm2,片状、管状喉道发育,孔喉细小,为典型的致密储层。在同样的油源条件下,物性越好越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 该区长7烃源岩在侏罗世末期开始成熟后,随深度增大,连续排烃;储层致密过程较快,以压实及胶结作用为主,烃源岩大量生烃时储层已经基本致密,烃类充注引起的溶蚀作用伴随充注整个过程,表现为先致密,中期连续充注成藏的特征。 烃源岩的分布及厚度直接影响油藏的分布及原油的富集程度;砂体展布控制原油的分布区域,物性是控制原油富集程度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储层是否含油以及含油程度;砂体及裂缝为主要的输导体系,决定了运移方式,此外裂缝也是原油聚集的场所;孔隙异常高压是成藏主要动力。
【图文】:

统计图,有机碳含量,源岩,华池


达到很好的生油岩标准。从有机碳含量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长72源岩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1-10%,其中含量在1-5%的最多,为51.75% (图3-6)。60 -51. 7550 r N:114^ 40 -妄30 r21.05^ 20 一 I 严 10.5310 厂 7.02 ■ 5.26 4.39Q — I I. ■■■」 - <1 1-5 5-10 10-15 15-20 >20有机碳含量(%)图3-6华池-合水地区长72源岩有机碳含量统计图16

统计图,有机碳含量,华池,合水


长73、长72低,但多数样品的有机碳含量>1%,,达到很好的生油岩标准;氯仿沥青A"除H60、H62井<0.1%外,其余均较高。长7,有机碳含量统计表明,有机碳含量要分布于1-5%的范围,比例为68.29%;有机碳含量<1%的样品比长72和长73的多,29.27% (图 3-7)。80 r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窦伟坦;刘显阳;张才利;;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沉积相分析[J];沉积学报;2010年02期

2 孙黎娟;砂岩孔隙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1期

3 孙卫;史成恩;赵惊蛰;赵蕾;;X-CT扫描成像技术在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_2储层为例[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4 付金华,郭正权,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5 邓秀芹;蔺f 晓;刘显阳;庞锦莲;吕剑文;李士祥;刘鑫;;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J];古地理学报;2008年02期

6 杨镱婷;张金川;王香增;曹金舟;唐玄;王龙;杨升宇;;陆相页岩气的泥页岩评价——以延长下寺湾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邹才能;陶士振;杨智;袁选俊;朱如凯;侯连华;贾进华;王岚;吴松涛;白斌;高晓辉;杨春;;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2年04期

8 赵文智;邹才能;谷志东;陶士振;;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初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3期

9 喻建;杨亚娟;杜金良;;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湖侵期沉积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2期

10 邹才能;杨智;陶士振;李伟;吴松涛;侯连华;朱如凯;袁选俊;王岚;高晓辉;贾进华;郭秋麟;白斌;;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克文;安塞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层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6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26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0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