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尾山地区火山岩浆囊探测与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4025001、12120115046201、DD20160192)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314;P588.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方;李静;任雪姣;;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现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年04期
2 柳青;;潜能巨大的清洁能源——干热岩[J];地球;2008年03期
3 伯慧;宋炉生;夏为平;;江西省东部地区干热岩资源前景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4年05期
4 许天福;张延军;曾昭发;鲍新华;;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开发技术进展[J];科技导报;2012年32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巍;;世界干热岩发展现状及趋势[A];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考察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琼辉;马伟斌;陈琦;龚宇烈;;深层干热岩温度场与孔隙率关系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峰田;段忠丰;庞忠和;;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探讨——以苏北盆地建湖隆起区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于德福;干热岩,尚在沉睡的宝贝[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京燕;干热岩地热资源利用前景无限[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辛力;干热岩能成为新能源增长点吗[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杨;干热岩形成机理及开发潜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张正;基于FLUENT的干热岩热交换方式比较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3 冯晓燕;沈阳地区利用干热岩资源供暖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4 赵锟;沈阳地区干热岩储留层裂隙温度分布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5 孟洁;Kalina循环在干热岩发电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5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3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