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台6区块地质再认识及有利区块优选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6 10:37
【摘要】:论文题目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项目《台6区块地质再认识及有利区块优选研究》。通过重点研究台六地区二、三维地震覆盖区域研究区断裂系统、油藏分布规律研究,阐明油气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外扩区新井部署提供科学指导依据。因此,开展台6区块地质再认识及有利区块优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四大方面来开展研究工作。首先是结合区域地质情况,依托新增测井、试油等资料,综合评价断层、构造、圈闭等特征;其次是根据新增完钻井测井解释情况,综合分析区域砂体特征、油层特征和沉积特征,并进行详细表征;然后是结合区域地质情况,重新认识油水层、油水分布、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油气聚集主控因素并对有利区进行预测。
【图文】:

构造位置,工区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盆地发育晚期区域先存拉张应力场转变为挤压应力场,先存正断层受滑动形成正反转构造。以断层扩展褶皱为主,进一步可以划分隐伏型透型断展褶皱等反转构造样式。根据研究区地震资料可以看出,该区隐伏型断展反转褶皱。另外,近年来随着伸展区构造变形的不断深入关褶皱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依据褶皱长轴方向与主断层走一步划分为横向褶皱和纵向褶皱以及斜向褶皱等类型。区构造上位于大庆长垣与三肇凹陷之间(图 1-1),从区域深度地震剖以看出,,由于受大庆长垣后期反转抬升影响,研究区西部葡萄花油层高东低的特点。

石油大学,区域地震,剖面,大庆长垣


从区域深度地震剖面上(图1-2)可以看出,由于受大庆长垣后期反转抬升影响,研究区西部葡萄花油层顶面构造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点。图 1-1 台六工区构造位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宗堡;赵淼;吕延防;马世忠;方庆;郭新;;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减薄模式及控油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张梅;;葡萄花油层特低丰度储量区块高含水期治理方法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16期

3 任延广;王雅峰;王占国;李艳杰;吕茜;徐有梅;宋铁星;;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高频层序地层特征[J];石油学报;2006年S1期

4 姚冰;刘红梅;;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解释评价方法研究[J];录井工程;2010年01期

5 杨晶;赵宇;常胜龙;;葡萄花油层液固耦合渗流问题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13期

6 丛琳;马世忠;付宪弟;王广;孙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式探讨[J];科技导报;2012年23期

7 任宪军;单玄龙;王建波;;松辽盆地尚家油田葡萄花油层成藏过程的再认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1期

8 潘毓兵;;C区块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16期

9 杜秀娟;赵向国;郑亚斌;;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8期

10 刘小平;杨晓兰;刘彦君;;大庆油田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薄层砂岩储层预测[J];石油物探;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庞彦明;;大庆外围特低丰度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金久玲;栾忠军;袁勇;;地化热解及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大庆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的应用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常中元;王吉彬;李纲;;对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分布特征及开发对策的几点认识[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规律及精细勘探[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5 王雅峰;王占国;吕茜;李艳杰;徐友梅;宋铁星;;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流体特征与油气运聚[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志田 通讯员 张欢;大庆葡萄花油层地质研究取得新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记者  辛伟强;稳油大戏科技唱主角[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吴言;魂系石油 求实创新[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程子龙;大庆油田新增油气储量4项指标超亿[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婷;大安沿江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模式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王贵文;松辽盆地北部肇源南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袁红旗;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定量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邓刚;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参数及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5 丛琳;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孙彤彤;松辽盆地古龙北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研究及预测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李占东;肇源—太平川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精细预测及成藏条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黄薇;松辽盆地古龙凹陷中段葡萄花油层精细层序划分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虞云岩;松辽盆地大安北油田葡萄花油层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柳成志;齐家—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层序特征及隐蔽油气藏预测[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鸣威;松辽盆地肇10井区葡萄花油层评价与部署[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梦婷;松辽盆地肇51-59井区葡萄花油层有利区块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张忠哲;松辽盆地州葡26-32井区葡萄花油层有利区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林爽;长岭凹陷北部葡萄花油层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相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彭戟;古龙油田古59区块葡1油层组地震精细解释及构造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龚勋;高台子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屠璐璐;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李焕香;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识别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9 刘峻桥;升平—卫星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10 张西海;台6区块地质再认识及有利区块优选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36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36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