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四川省广汉市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19-09-19 05:59
【摘要】:广汉市位于成都东北部,是成都的“后花园”。广汉市水资源较为丰沛,但相较以前水量减少,水质污染。目前,广汉市地下水用水占总用水的20%,有局部地区地下水出现超采的现象,更有地下水的开采引起的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证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需进行地下水开发风险的评价,以此指导合理的开发地下水。在国内外文献和调查报告的查阅、野外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广汉市自然地理以及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运用突变评价法对广汉市地下水开发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对突变评价结果进行改进。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风险定义的研究,分析得出地下水开发风险的定义,总结出地下水开发风险系统的概念,由此给出了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初步构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单项指标层。(2)地下水系统非常复杂且变化无规律,适合选择用突变理论的方法进行分析。突变理论原理较为复杂,但是应用却相对简单,很多领域都开始使用这个方法评价。评价的步骤为先将底层指标进行归一化,然后利用突变理论常用的七种基本突变评价模型并按照突变评价原则逐层计算,最后得出总目标层的综合评价值。突变评价法具有简单且适用于复杂体系的评价,无需任何主观权重,结果客观的特点。(3)广汉市以平原为主,属都江堰下游尾水自流灌溉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SO4-Ca、HCO3-Ca·Mg为主。水质方面,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各指标进行了分类,pH值、Fe、Mn、氯化物、氨氮、氟化物以I类为主,硫酸盐、亚硝酸盐、As以II类为主,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以II、III类为主,局部地区硝酸盐、Fe、Mn、总硬度超标。水量方面,地下水天然资源补给总量为1.95×108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65×108m3,地下水开采量为0.98×108m3,全市地下水资源盈余量为0.67×108m3/a,开采程度为0.59,属于中等开采程度。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845 m3,相较于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偏少。(4)根据广汉市地下水富水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将其划分为十个评价区域,采用突变评价法得出地下水开发风险大小排序如下:Ⅰ3区Ⅰ1区Ⅰ2区Ⅱ1区Ⅶ5区Ⅵ4区Ⅲ2区Ⅵ1区Ⅲ1区Ⅴ区。总目标层的综合评价结果很相近,不利于划分等级,因此,对突变评价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评价结果显示广汉市各评价区的综合风险值在0.3~0.4之间,借鉴以往风险标准,判断广汉市各区属于轻险。针对各准则层进行风险评价,自然状况风险Ⅲ1区和Ⅲ2区最大,属轻险,开发利用状况风险Ⅵ4区最大,属中险,社会经济状况风险Ⅰ2区、Ⅲ1区、Ⅲ2区和Ⅳ1区最大,属轻险。
【图文】:

地貌图,广汉市,地貌图


形地貌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为沱江冲积平原地带。地南缓倾,,以平原为主,面积占 92.3%;东部为丘陵低山区,占全市。海拔一般在 450~590m。地形在原有冰水扇状平原被破坏的基础流方向由北西向南东的近代河流冲洪积扇、漫滩、一级阶地和河间状平原残留部分),相间组成的复合冲洪积平原。地势由北西向南均坡降 2.19‰,东南侧清江至赵镇一带,平均坡降仅 l‰左右。平少数堆积成因的孤丘高台,其与周围地面高差 10~20m,如金轮画壁梁子等地。广汉市地貌详细分区见图 2-3。,广汉市由西北边境流入亭江、鸭子河、青白江及其支流蒙阳河等,形成槽埂相间、六河六陵分布于测区东部,与平原区坡向相反,南东高、北西低.一般海600m,最高点位于松林镇狮子闹,海拔 714m,河谷发育,多呈 UV 型,发育方向受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多呈北东向。

等值线图,广汉市,顶界,构造图


第 2 章 广汉市基本概况(1)天宫庙向斜南起于连山镇双泉向家湾,过天宫庙出境。区内长度 5km,轴线的南、北段走向北 20~25°东,中段近南北向,稍呈反 S 形展布。西翼因松林-涌泉隐伏断层影响窄而陡,倾角 11~41°,东翼缓,地层倾角 3~9°,翼、核均为白垩系夹关组地层组成。南端于向家湾附近翘起,与南来的螃蟹店背斜倾伏端斜接。翘起端地层产状:N32°E,倾向 NW,倾角 15°。(2)螃蟹店背斜展布于连山镇双泉、松林丘陵边沿一带,核、翼部均由白垩系夹关组地层构成。走向为 NNE、局部近南北。轴长 11km,西翼窄而陡,地层倾角 18-85°,并发育有松林-涌泉隐伏断裂,东翼宽而缓,倾角 8-18°,北端倾覆于连山镇双泉向家湾附近。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各国地下水开发和国际合作指南》出版[J];地下水;1996年01期

2 王君为;建立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J];地质装备;2000年01期

3 陈树林;赵鸿斌;;总结经验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J];新疆水利;2000年05期

4 邹宗山,张福祥;鲁中变质岩区地下水开发研究[J];山东水利;2001年03期

5 李长生;峨庄地下水特点及开发的可行性[J];地下水;2005年03期

6 冶雪艳;赵坤;杜新强;曹剑峰;;突变理论在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人民黄河;2007年10期

7 ;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2期

8 周闯;王立新;;地下水开发对植被的影响研究——以鄂尔多斯哈头才当水源地供水工程为例[J];北方环境;2011年10期

9 尤春峰;张焕智;;黑龙江省地下水开发、保护与管理措施建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02期

10 外一;联合国地下水参观考察团访问我国[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树林;赵鸿斌;;总结经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A];新疆水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获奖论文集[C];2001年

2 刘有为;刘军普;马翠萍;;沧州地区地下水氟化物分布特征及治理对策浅析[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潘世兵;路京选;;西南岩溶地下水开发与干旱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宋宇辰;苑守成;杨进;;专家系统在西部地下水开发的应用研究[A];勘探地球物理2005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梅侠;刘淑媛;;大庆市肇州地区地下水开发动态分析[A];2010地下水资源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0年

6 周宁;董炳维;;鄂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研究进展[A];国土资源大调查论文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慧疆;1.19亿全面开发巴州地下水[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蒋晓俊 通讯员 主海峰;3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明年开建[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李亚元;大方县——朱仲河地下水开发工程年底竣工[N];毕节日报;2008年

4 黄旭林;地下水开发及利用的实用指南[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李凯;地科院水环所 两项地下水开发技术对外发布[N];中国矿业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杨志敏;新疆完善地下水开发建设资金管理[N];中国审计报;2012年

7 童国庆;澳大利亚地下水开发:关键是平衡水需求[N];黄河报;2014年

8 王新伟;新疆加强水利设施建设[N];经济日报;2008年

9 特约记者 李燕;朱仲河地下水开发工程进展顺利[N];毕节日报;2008年

10 康维海;青海高原打出深部地下水[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冶雪艳;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二勇;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开发与植被演化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莞茹;四川省广汉市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春玲;吉林西部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D];吉林大学;2007年

3 项国圣;黑河中游张掖盆地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及调控[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晓妍;辽宁中南部地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磊;西安市平原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D];长安大学;2009年

6 刘洁;西安市区地下水开发与地质环境协调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敏;和田绿洲地下水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鑫馨;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下水开发的植被生态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栾利香;新汶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质量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10 毛旭阁;靖边北部风沙滩地区地下水开发及其环境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7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37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