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区长6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9 12:31
【摘要】: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应用钻井、地质录井资料、岩芯分析资料、测井资料、试油投产等资料,在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构造特征、沉积演化特征、储层特征和油藏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劳山区长6油藏进行了成藏条件分析,总结出了本区长6油藏富集规律,并做出下部勘探部署建议。结果表明:劳山区长6油层组为一个宽缓的东高西低的斜坡构造,幅度每公里约7-12m;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北东向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发育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油气藏类型从不同角度可分为构造-岩性油藏、自生自储型油藏和常温、常压、轻中质、低硫、中粘油气藏,同时由于油藏埋深浅,纵向上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相互交织分布,平面上砂体相变快、侧向连通性差、分布范围局限,油水分异作用差;沉积环境对油气聚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构造高部位与砂岩发育带相结合的部位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上倾方向砂岩尖灭形成的岩性圈闭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获得重大突破[J];石油学报;2003年04期

2 吕先进;;白岭丸75-1航次的航海调查——日本周围大陆架海底地质综合研究[J];海洋科技资料;1979年03期

3 高谦,杨志强,伍法权,颜立新;矿山工程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及在金川二矿区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4 宋传春;;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述评[J];岩性油气藏;2010年02期

5 ;东北经济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业已完成[J];地质与资源;2011年02期

6 王维一,孙绍华,马文举;坚持地质综合研究 为矿山生产服务[J];地质与勘探;1984年10期

7 ;大庆油气勘探地质综合研究新进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2年01期

8 张清;;苏浙皖地区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协调会在南京召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3期

9 ;渤海湾地区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5年05期

10 吴东胜;刘少华;朱小龙;陈华军;王庆;;基于GIS的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平台与初步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雷治坤;白宝林;;开展矿山地质综合研究 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成矿预测提高找矿探矿效果[A];中国矿山地质找矿与矿产经济——中国矿山地质找矿和矿产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新;东北经济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取得新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唐伟;情系油气勘探地质综合研究[N];科技日报;2005年

3 记者 张贵志邋特约记者 高瑞贤;技术进步 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佚名;华东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高树林 王英宇 本报记者 郭洗尘 孙喻奇;创新:让“辽河明珠”更璀璨[N];辽宁日报;2002年

6 赵春花;激励科研人员成为专家型人才[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记者 仇国强邋通讯员 刘芹;在站博士“带压作业”成果多[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龚武彦 张芳 汪立武;实施六大战略实现两个翻番[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乙白 草禾;执著的“掘金”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袁伟邋秦伯平 彭旭峰;从宁县到合水:创新之河石油之河[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学锋;地质综合研究数据支持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倩;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高文俊;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区长6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迟红霞;欢喜岭油田锦612块沙一+二段油层地质综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5 郜志平;冷家堡油田冷41块沙三二油层地质综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韦书铭;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7 杨烁;柳泉油田州16断块沙三段油藏地质综合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年

8 林中阔;欢喜岭油田锦91块于楼油层油藏地质综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9 李军辉;芳葡96-44井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10 陈丽;川西北部地区二叠系地震地质综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8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38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b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