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北极区东部区域地质与构造演化
【作者单位】: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土资源部专项项目(No.GZH201200601)
【分类号】:P56;P5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泽军 ,李琦 ,张尊侠;试论当前区域地质研究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地质;1989年05期
2 傅毅;关于《安徽区域地质》教学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3 吕金波;北京城南深覆盖区1∶5万区域地质与资源环境调查通过野外验收[J];中国区域地质;2000年04期
4 耿树方;;第一届全国区域地质及成矿会议胜利结束[J];地质论评;1981年06期
5 杨永德;论区域地质工作的经济评价[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2年02期
6 李春昱;;祝贺《中国区域地质》的诞生[J];中国区域地质;1982年01期
7 维;;第一届全国区域地质和成矿会议在昆明召开[J];中国区域地质;1982年01期
8 简人初;抓紧抓好区域地质志的编写和出版工作[J];中国地质;1983年01期
9 徐学思,吕成高;编写《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的一些认识和体会[J];中国地质;1983年03期
10 ;直管局组织全国区域地质志总结——《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和《中国地质图》(1:500万)》编辑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区域地质;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凤鸣;;中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人物、成果及其历史和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耿树方;;中国区域地质及区域成矿的成就与前景[A];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3 游振东;;《地质一体化》——区域地质研究的新纪元[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耿树方;;百年来中国区域地质研究及地质编图、制图发展史简表[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5 李志才;;广西区域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特征[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6 丁孝忠;李廷栋;卢民杰;范本贤;耿树方;刘燕学;;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编制与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7第六届全国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学术交流会分会场[C];2013年
7 李志才;;广西区域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特征[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耿树方;范本贤;;中国区域地质百年调查研究史及其重要事件[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9 耿树方;范本贤;;中国区域地质百年调查研究史及其重要事件[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一、区域地质-构造背景[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8)[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余蓬春;二代《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振华;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叶超;基于极化波穿透能力对浅覆盖区域地质信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唐伟;GIS系统在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2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4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