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葡南油田西部斜坡带黑帝庙油层地质特征及与油气成藏关系

发布时间:2019-10-29 12:22
【摘要】:黑帝庙油层发育在嫩江组三、四段中,属松辽盆地上部含油气组合。从目前的研究和勘探现状来看,大庆长垣的西部斜坡区是黑帝庙油层勘探开发最有利的地带。通过对葡南油田西部葡55区块黑帝庙油层的构造和沉积特征进行精细研究,进而明确葡南油田西部斜坡带构造和沉积作用对黑帝庙油层成藏的控制作用,不仅有利于该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同时也对整个大庆长垣南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有着实际意义。本文运用了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在全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首先对葡55区块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史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其次在精细的地层分层对比、砂体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测井、地震、地质等资料对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分析小层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及纵向连通状况,进而对葡南地区西部斜坡带黑帝庙油层储集性进行评价,最后对油气成藏规律进行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研究区构造主体为葡萄花构造西翼向西侧齐家古龙凹陷伸出的葡西鼻状构造,整体鼻状构造为近东西向。研究区浅层局部构造不发育,只有断块和断鼻两种类型,均与断层活动相关。(2)研究区内发育的断层按垂向活动可分为继承性活动和非继承性活动,按其活动期次的差异可分为七种类型:青山口组沉积末形成;姚家组末沉积形成;青山口组发育姚家组末再次复活;嫩江组末形成;青山口组发育嫩江组末再次复活;明末形成;青山口组发育明水组末再次复活。(3)明水组末期发生的构造反转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具有重大影响。在明水组反转变形前葡南地区表现为多个隆起与凹陷相间的特征,研究区则一直位于构造高点,为当时油气聚集的优势区域。构造反转后研究区现今构造主体表现为葡萄花构造向西侧齐家古龙凹陷伸出的葡西鼻状构造。(4)研究区黑帝庙油层组沉积时整体位于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中,整个沉积过程基本就是一个三角洲湖退—湖进—湖退的过程,虽然在HI5和HI4两个小层沉积时有短暂的湖进过程,但总体的趋势任然保持着湖退的过程。通过沉积环境分析的研究成果表明黑帝庙油层可以用浅水三角洲成因模式解释。(5)研究区的单砂体分布主体范围基本都是1~3米,说明水下分流河道极为发育且迁移频繁;各小层砂体平面分布都较好,砂体总厚度大于10米的区域分布比较广泛;HI1~HI4小层是形成常规油气藏的有利储集层,HI5~HII1小层是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层位。(6)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结果表明:断裂活动对油气起到了有效的运聚作用;古今构造格局对古油气藏的改造和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湖泊旋回性形成的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的砂泥互层,泥岩对砂体起到局部的直接封盖作用;砂体的展布特征对常规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具有控制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伟;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3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53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