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田水平井平台区改进油藏地质模型精度的方法研究
【图文】: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Fig. 1.1 Research route要工作量查阅前人关于储层构型、变差函数分析、储层物性资料的测井解 余篇,并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收集整理研究区内岩心分析化验、测井、地震资料,建立数字化别为 Discovery 地质研究综合平台、Jason 地震反演平台、Petre以及 Resform 测井解释平台。对区内 89 口井井震标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层的划分。对测井资料标准化,在关键井研究基础上,利用核岭回归方法解 Kozeny-Carman 方程分流动单元解释渗透率。获得研究区 89 口、渗透率数据体各 1 套。
第2 章 水平井控制区油藏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分析第 2 章 水平井控制区油藏地质特征扶余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凹陷区东缘,构造形态上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图 2.1),扶余油层纵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横向上岩性变化较大,油气的分布受到岩性的影响,为典型的构造岩性砂岩油藏。研究区水平井平台 12 位于扶余油田中区的西南部,区内发育南北和北东-南西方向的断层。地层倾角约为 4°,构造平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李延钧;蔡正旗;;石油高校《油藏地质学》课程设置与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3 党虎;;油气生产企业油藏地质监测预警系统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年12期
4 颜惠兰;油藏地质研究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现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3年06期
5 赵翔;李志江;周荣萍;;子长油田安定区长6油藏地质模型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1期
6 王觉民,金晓辉;水平井优化设计中油藏地质因素的分析[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7 孙业恒;;油藏地质模型质量控制与验证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1年01期
8 潘琳,孙岿,华中雄,王元顺,刘卫民;MapGis技术在油藏地质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3年06期
9 林承焰;张宪国;王友净;王贺林;梁冬梅;;地震油藏地质研究及其在大港滩海地区的应用[J];地学前缘;2008年01期
10 沈章洪,梁雪梅,田立新;随机模拟技术在QHD32-6油田油藏地质模型随钻调整中的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志军;陈建国;成秋明;;实验变差函数计算及理论变差函数拟合[A];第七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张福明;李洪奇;邵才瑞;李元江;刘洪涛;;一种流动单元自动分层新方法[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代金友;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张春雷;;枣南油田储层中流动单元构成及开采特征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晏宁平;赵正军;王旭;黄文科;高远;张争航;黄刚;代恒;;靖边下古气藏流动单元精细划分及指标对比[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高远;白艳;刘永建;张争航;王晓华;代恒;张延斌;陈琳琳;李曼子;赵建军;;靖边下古气藏流动单元开发指标评价与优化[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卢本_";乔守武;王辉;杨先杰;袁秉利;;绥靖油田杨57井区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在开发中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孙卫;史成恩;赵惊蛰;解伟;梁晓伟;闫林;赵蕾;;盘古梁长6油藏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邓洪军;工程技术与油藏地质有机结合[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许忠 韩建栋;吐哈技术走进苏丹大油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邹本强 通讯员 张晓刚 王贺;辽河色谱“指纹”技术破解油源识别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记者 郑干臣;河南油田综合治理多产原油[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记者 刘祥飞 通讯员 李丹;长关油井又“吐”油[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浩;扶余油田水平井平台区改进油藏地质模型精度的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2 张伟;油藏地质模型及其动态实时跟踪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郭红;准噶尔盆地沙北油藏精细描述及变差函数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李树军;秦家屯油田油藏地质与开发调整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段贺海;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朱玉双;油层伤害对岩性油藏流动单元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马岭油田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7 张吉;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董凤娟;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锋德;低渗含裂缝砂岩油藏渗流规律及综合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10 王军;中原油田濮53断块流动单元划分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D块火驱开发方案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杨晓榕;溱潼凹陷顾庄区块阜三段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3 张宪国;大港滩海地区地震油藏地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李文彬;小洼地区油藏地质研究及潜力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5 毕文一;各向异性序贯高斯随机模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薛丽娜;空间信息场约束下的随机建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张伟;精细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李德鹏;地震约束油藏地质模型的更新[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黄希燕;华庆地区长6_3储层流动单元划分[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10 张迪;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56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5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