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中新世湖相叠层石古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19-11-19 13:42
【摘要】:叠层石常见于温暖半干旱、高盐度的浅海环境,但在河流、湖泊甚至洞穴等陆相环境中也有分布。由于造叠层石一般都为光合作用菌、藻类生物群落,因而其沉积期通常指示了较浅的水体环境。对于古代叠层石,可以依靠岩石学、地球化学的手段了解其沉积时的水化学特征。在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境内南部的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地层主要为河流-湖泊相沉积。五道梁兵站地区中新世湖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叠层石,其沉积厚度远大于在五道梁组在其他地区或层位的叠层石沉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五道梁地区叠层石曾被解释为封闭咸水湖-盐湖时期出现了异常的湿润期,引发蓝细菌等造叠层石生物勃发,亦或受到热液的影响,但缺乏叠层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资料。在实地考察结合整理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从岩石学、地球化学的角度入手对叠层石的古环境意义进行研究。根据叠层石显微组构特征可将叠层石的纹层分为粘结状微晶纹层、垂直多孔状微晶纹层、连续致密微晶纹层、疏松球粒状纹层和致密球粒状纹层五种结构-成因类型。叠层石中矿物成分相对单一,以亮晶、微晶方解石为主,偶有泥质、有机质混染,另有少量石英等碎屑矿物。无论是常规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或扫描电镜均未发现钙化蓝细菌化石,疑似的丝状微晶体不具有典型的包鞘结构,可能为后期附着在叠层石上的真菌类。对叠层石样品切片运用LA-ICP-MS方法获得了地球化学数据。叠层石中的微晶方解石和亮晶方解石之间未发现系统的地球化学元素富集或亏损,微量、稀土元素的富集可能与陆源风化进入湖泊的细碎屑、粉砂有关。稀土元素页岩标准化模式以正Ce异常或正Eu异常为特征,表明叠层石形成与光合作用强烈的透光富氧带,并且在形成时或浅埋藏阶段受到周缘热泉的影响。叠层石的碳同位素值明显高于同时期碳酸盐岩是湖相叠层石的特征之一,反映了五道梁组湖泊高生产力的时期;叠层石氧同位素值变化范围要小于五道梁组灰岩的变化范围;形成叠层石的年均古水温为19.1℃,可能受到了异常流体(如热液)影响。
【图文】:
物成因的叠层石混淆(Allwood et al., 2006)。层石及微生物岩成因综述一些综述文章详细地总结了微生物岩的种类与本质,,并阐述了形成的可能过程(Monty, 1976, 1977; Riding, 1991b, 2000; Castanier praz and Visscher, 2005; Dupraz et al., 2008)。一般地,微生物岩由两形成(图 1-1): (i)捕获和粘结周缘环境中的沉积物;(ii)引发响矿物沉淀发生的位置,这些矿物一般为以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矿物。无论何种生物作用参与,微生物岩的形成归因于生物群落的的有机成分活动。
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图 1-1)。在一些实例中,成致矿物的生长局限在蓝细菌鞘的 EPS(Merz et液中——这个过程与 Riding(1991b)提到的生到的“鞘内充注”(Sheath impregnation)等同。解并再次分布之前发生,将会在微生物岩中留下状微生物 Girvanella,或者相 Renalcis 之类的粒程不太显著时,晶粒之间相互隔离,从而在微相碳酸盐矿物;当矿物沉淀在有机质表面(EPS EPS 或细胞表面大致规整的矿物壳。该过程将与用(mineralization)、“胞外结壳”(external encr然这里的矿化作用可能仍然代表由微生物活动引概念有一定出入。随着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中体与活性或死亡 EPS 内部(或表面)的相互作生物岩中形成复合、极不规则的构造,从而可能形成的微生物岩(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1;P588.24
本文编号:2563100
【图文】:
物成因的叠层石混淆(Allwood et al., 2006)。层石及微生物岩成因综述一些综述文章详细地总结了微生物岩的种类与本质,,并阐述了形成的可能过程(Monty, 1976, 1977; Riding, 1991b, 2000; Castanier praz and Visscher, 2005; Dupraz et al., 2008)。一般地,微生物岩由两形成(图 1-1): (i)捕获和粘结周缘环境中的沉积物;(ii)引发响矿物沉淀发生的位置,这些矿物一般为以方解石、文石和白云石矿物。无论何种生物作用参与,微生物岩的形成归因于生物群落的的有机成分活动。
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图 1-1)。在一些实例中,成致矿物的生长局限在蓝细菌鞘的 EPS(Merz et液中——这个过程与 Riding(1991b)提到的生到的“鞘内充注”(Sheath impregnation)等同。解并再次分布之前发生,将会在微生物岩中留下状微生物 Girvanella,或者相 Renalcis 之类的粒程不太显著时,晶粒之间相互隔离,从而在微相碳酸盐矿物;当矿物沉淀在有机质表面(EPS EPS 或细胞表面大致规整的矿物壳。该过程将与用(mineralization)、“胞外结壳”(external encr然这里的矿化作用可能仍然代表由微生物活动引概念有一定出入。随着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中体与活性或死亡 EPS 内部(或表面)的相互作生物岩中形成复合、极不规则的构造,从而可能形成的微生物岩(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1;P58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雪飞;郑绵平;陈文西;叶传永;雒洋冰;孔维刚;;可可西里盆地东部五道梁群热水湖相成因新认识[J];地球学报;2015年04期
2 曾德勇;时志强;张华;王艳艳;刘辉伦;田江飞;;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中新世湖相叠层石特征、分类及古气候意义[J];矿物岩石;2011年03期
3 类延斌;姚檀栋;张恩楼;王伟财;李均力;王翔;;羌塘高原湖水δ~(13)C_(DIC)值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泊科学;2011年05期
4 吴珍汉;吴中海;胡道功;彭华;张耀玲;;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统五道梁群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变化及古气候旋回[J];中国地质;2009年05期
5 高晶;田立德;刘勇勤;巩同梁;;青藏高原南部羊卓雍错流域稳定同位素水文循环研究[J];科学通报;2009年15期
6 孙瑕;伊海生;;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中新统五道梁组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9年01期
7 伊海生;林金辉;周恳恳;李军鹏;黄华谷;;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湖相叠层石成因及其古气候意义[J];矿物岩石;2008年01期
8 吴珍汉;赵逊;叶培盛;吴中海;胡道功;周春景;;根据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估算青藏高原古海拔高度[J];地质学报;2007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德勇;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湖相叠层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金玮;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陆相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63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6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