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利用InSAR技术研究2016年青海门源M_W5.9地震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

发布时间:2019-12-04 19:05
【摘要】: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冷龙岭断裂带附近发生了M_W5.9地震。基于Sentinel-1A影像,采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研究了此次地震产生的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门源地震的形变影响范围约20~30km,形变态势在升降轨道形变场均显示为隆升,基本沿冷龙岭断裂呈近似同心圆展布,推测可能是冷龙岭断裂与民乐—大马营断裂之间的一条逆断层,沿雷达视线方向最大形变量级约为6cm。均匀滑动反演显示门源发震断层长7.3km,宽6.2km,走向298.6°,倾角34.5°,倾向宽度9.5km,沿走向滑动量为170mm,沿倾向滑动量为460mm,矩震级为M_W5.97;分布式滑动反演显示门源地震以逆冲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滑动量主要集中在沿断层倾向方向,距离地表5~15km处,最大滑动量约0.3m,位于断层倾向深度10km处,矩震级为M_W5.93。
【图文】:

影像,余震分布,方框,覆盖范围


具走滑性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反演得到此次地震最大主应力在北偏东30°~50°,地质研究所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民乐—大马营断裂东南段,或为冷龙岭断裂与图12016年1月21日门源地震震中位置和CMT反演得到的主震震源机制解①(图中绿色方框为升、降轨影像覆盖范围,蓝色方框为形变场的覆盖范围,红色方框为此图的范围,红色线条表示不同的断裂)图22016年1月21日门源地震余震分布96地震37卷①图1中,断层的名称、走向及分布等资料,均引自《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v2.6.2)》软件———“中国活动断裂”知识库。

影像,同震形变场,地表,形变


图3门源地震地表同震形变场(a)2016-01-13~2016-02-06升轨形变;(b)2016-01-18~2016-02-11为降轨形变AA′与BB′红色线条为形变剖面线位置图4升降轨形变场沿A—A′和B—B′剖线的形变量(a)升轨形变场沿A—A′剖线形变量;(b)降轨形变场沿B—B′剖线形变量降轨形变中心的最大形变量分别约5.5cm和6.5cm,形变曲线的形态符合逆冲型地震形变特征。升、降轨同震形变场可以清晰地看出此次门源地震的地表同震形变分布范围大约为20~30km之间,形变范围不大,基本沿冷龙岭断裂展布,推测发震断层为单一断层类型,可能是冷龙岭断裂与民乐—大马营断裂之间的一条逆断层。升、降轨同震形变条纹的局部特点略有不同,这主要是由成像几何关系不同造成的。远离形变中心的地方,仍存在少许形变,,这可能是由于影像中仍存在残余的大气相位或者是余震形变的缘故[20]。4断层滑动量反演4.1均匀滑动分布反演首先采用均匀滑动模型来获得此次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我们把发震断层看作一个均992期赵强等:利用InSAR技术研究2016年青海门源MW5.9地震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景发;施先忠;;地震减灾中INSAR技术应用前景及关键技术[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998年00期

2 黄伟;王霞;张永忠;;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J];甘肃科技;2011年15期

3 季灵运;许建东;赵波;万园;申欢欢;;利用InSAR技术研究新疆阿什库勒火山群现今活动性[J];地震地质;2013年03期

4 李郑;彭鹏;褚进海;;InSAR技术在监测煤矿区地面沉降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13年04期

5 梁伟锋,王庆良;InSAR技术在火山监测研究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3年04期

6 山锋;刘杰;张亚;;基于InSAR技术的大同市地面沉降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2期

7 吕树民;;基于InSAR技术的北京市地表沉降监测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天津市测绘院应用InSAR技术监测滨海新区地面沉降[J];城市勘测;2012年05期

9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建国;长时序星载InSAR技术的煤矿沉陷监测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利力;利用星载INSAR技术提取高程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方达里;InSAR技术在安县地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亚男;InSAR技术用于矿区大量级塌陷监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9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69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