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松原市地下水水量、水质演化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1 05:05
【摘要】: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属于松嫩平原腹地,地下水是松原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近年来,地下水水资源紧缺、地下水水质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解决本地区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必须了解研究区内地下水的演化特征及趋势,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这对保障松原市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分布广泛、水量丰富且埋深适宜,含水层为第四系各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利用价值较大,重要性较高;而新近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水量少、分布不均且埋深相对较大。地下水整体流向是由研究区东南部流入,在北部区域流出,水位差在100m左右,在松拉河间地块有较明显分水岭。 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目标含水层以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为主,包括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采用解析法和水量均衡法对松原市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得出2002-2012年研究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12.73108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9.29108m3/a;对研究区内潜水井55个水样、承压水井42个水样进行了分析,研究区中部及北部潜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Mg型,南部主要为Cl-SO4-Mg型;研究区东北部松拉河间地块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中部低平原主要为HCO3-Na、HCO3-Ca型,南部主要为HCO3-Na-Mg型。研究区内潜水和承压水水质以Ⅳ类水为主,Ⅴ类水零星分布。 建立地下水水量、水质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水位及总氮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本区地下水多年平均状态下为负均衡,地下水位在现状开采情况下持续下降。采用3种不同方案预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预报结果表明,水位变化受开采量影响较大,在开采量以历年增长趋势变化时,研究区潜水位下降2~6m,承压水位下降3~6m,在松原市区形成明显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水质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潜水含水层的总氮浓度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的总氮浓度基本呈现缓慢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不断累积作用下,总氮富集区域由初始年份的3~12mg/L增长到8~18mg/L,初始年份总氮浓度较小的区域,也由之前的2~5mg/L增长到6~10mg/L。在地下水流场作用下,在特殊区域富集作用明显。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演化趋势进行评价,评价时段为2002~2018年。选择11项评价因子,,将各项指标分别划分为五类等级,对指标进行量化,进而做出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系统呈现“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平原区域以及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附近,呈现“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松拉河间地块。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部低平原评价为“好”的区域面积在减少,尤其是靠近松拉河间地块的区域。在评价时段内,地下水系统向“好”的方向演化的计算分区有2处;“基本不变”的分区有10处,主要分布在松拉河间地块和中西部低平原;变差的分区占多数,有12处,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低平原以及与松拉河间地块紧邻的西部低平原。
【图文】:

地理位置,松原市


第 1 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1.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松原市是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东经 123°6′~123°11′,北纬 43°59′~45°32′。松原市面积约 2.1 万 km2。南部与长春市和四平市紧邻,西部与白城市、通辽市相接,北部与黑龙江省以松花江为界。松原市交通便利,有六条国家或省级公路在境内通过,有松原绕城高速公路等五条高速公路穿过,与市、县、乡、村级别公路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研究区内有长白、京齐、京哈、通让四条铁路穿过,与各大公路干线形成覆盖全境的交通网络。研究区交通发达,公路铁路运输较为方便。

分布图,松原市,蒸发量,分布图


村医疗站、乡镇医疗卫生院及市县级医院三层机构组成松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100%。文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升温速度较快;夏凉爽,温差变化大;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内平均气温为 4.5℃,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 1 月份,最,历年最高气温为 37.8℃。2002~2012 年多年平均之间,且多集中在 7~8 月份,这两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最小降水量为 243mm,年最大降水量 614mm,时空分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360mm。春季多风,春夏秋三多刮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 3.4 米/秒。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运敏;陈求稳;李静;;模糊综合评价在小流域河道水质时空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张宗祜,施德鸿,任福弘,殷正宙,孙继朝,张翠云;论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之演化[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7年02期

3 牛文明;李舟;;国内地下水水质演化规律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09年29期

4 朱宏军;黄选明;胡莉莉;邵东梅;;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讨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3期

5 李亮;叶念军;邢怀学;朱春芳;龚建师;;安徽省濉溪县浅层地下高氟水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6 滕彦国;左锐;王金生;林学钰;;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7 杜朝阳;钟华平;;地下水系统风险分析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8 陈守煜;胡吉敏;;可变模糊评价法及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6年03期

9 余建星;蒋旭光;练继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熵模型[J];水利学报;2009年06期

10 杜晓舜,夏自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超;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实时预报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方樟;松原市龙坑水源地水量水质演化特征及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呼伦湖水量动态演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端梅;吉林省西部灌区土地整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风险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71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71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