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陆盆地构造-热演化:以龙门山前陆盆地为例
【图文】:
志码:A文章编号:1005-2321(2017)03-0127-100引言前陆盆地是山系前缘与相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1],是“在前陆构造环境中冲断负荷、隆升剥蚀、挠曲沉降、沉积充填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中形成的盆地”[2]。前陆盆地的横剖面结构明显不对称,DeCelles和Giles[3]将前陆盆地不同形式复杂的构造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称之为“前陆盆地系统”。由造山带往克拉通方向,前陆盆地系统依次为楔顶、前渊、前隆和隆后4个沉积构造单元(图1),在一些前陆盆地系统中,前隆和隆后沉积带可能不发育或缺失[3]。图1前陆盆地系统的沉积构造单元[3]Fig.1Thefourdepositionalzonesofaforelandbasinsystem[3]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构造变形十分复杂,使得前陆盆地演化的数值模拟也相当困难。描述前陆盆地沉降的定量模型很多,其中主要关键要素包括沉积/构造负荷和岩石圈挠曲。关于负荷的模型有单侧临界锥体模式[4-5]、双侧临界锥体模式[6-8]等。关于岩石圈挠曲的模型有弹性板模型[4-5]、黏弹性模型[9]和弹塑性模型[10-11]。众所周知,岩石圈的挠曲受其流变学特征控制,而岩石圈的流变结构又与温度场密切相关。然而,,相对裂谷盆地而言,前陆盆地定量模型更多关注的是构造沉降[12]。构造-热演化模拟是研究沉积盆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模型依赖于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裂谷盆地构造-热演化的定量模型在描述盆地沉降和热流演化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实现了构造和热的完美结合[1
性厚度早期岩石圈的非均匀会强烈影响着前陆盆地下伏岩石圈的强度及有效弹性厚度的分布。以四川盆地西北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图3)为例,该盆地形成于晚三叠世龙门山的逆冲推覆。在短短的227~206Ma期间,它从早期窄且欠充填盆地发育为后期的宽且充填/过充填的盆地。而在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发育之前,四川盆地及邻区经历了二叠纪—中三叠世大规模的岩石圈拉张[28-29]。差异伸展导致岩石圈的差异减薄和热扰动,因而具有横向变化的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有效弹性厚度。这一特征无疑会图2地表热流与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的关系Fig.2Relationshipbetweensurfaceheatflowandeffectiveelasticthicknessofthelithosphere(Te)影响前陆盆地后期的演化。He[30]利用二维拉张模型模拟研究了穿越松潘—甘孜、四川盆地的PP′剖面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时期的岩石圈热演化过程(图4)。模拟结果显示,该时期扬子及周缘地区呈横向非均匀拉张特征,其中松潘—甘孜拉张强烈,拉张系数接近1.435,岩石圈减雹软流圈热物质上涌,基底热流上升。最高古热流出现在晚二叠世(247Ma),为66~67mW/m2。岩石圈伸展事件造成地表大幅沉降,发育为甘孜—理塘洋盆和巴颜喀拉海盆,龙门山地区为龙门山盐源陆源盆地。相对而言,四川盆地的拉张强度最低(拉张系数约1.082),因此岩石圈受到的热扰动相对较小,基底热流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热物质上涌引起的热扰动逐渐消退,基底热流随之衰减。至中三叠世,沿剖面的基底热流变化在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疆;;前陆盆地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3期
2 曹宣铎,胡云绪;秦岭加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复式前陆盆地[J];西北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3 刘池洋,赵红格,杨兴科,王锋;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4期
4 罗志立,李景明,李小军,刘树根,孙玮;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02期
5 刘树根,罗志立,赵锡奎,徐国强,刘顺,王国芝,徐国盛,雍自权,李智武,孙玮;试论中国西部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1期
6 张波,张进江,杨武玲,刘名利;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属及其含油气性评述[J];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7 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周锋;;前陆盆地结构单元与油气成藏响应[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2期
8 李斌;宋岩;孟自芳;夏斌;李相博;;中国中部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关系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宋岩;赵孟军;李本亮;方世虎;;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5期
10 范晓丽;;前陆盆地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国军;金之钧;;前陆盆地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赵应成;魏东涛;袁剑英;陈启林;张虎权;陈涛;;西北地区前陆盆地油气特征与勘探方向[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3 王锋;刘池阳;姚亚明;赵红格;;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晚期发育与油气聚集[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康玉柱;;新疆前陆盆地特征与油气分布[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金之钧;吕修祥;;塔西南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对策[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6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多期成藏过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Ⅱ.油气成藏过程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赵孟军;宋岩;柳少波;秦胜飞;洪峰;傅国友;达江;;中国中西部四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范俊佳;琚宜文;;前陆盆地的类型、演化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顾家裕;;中国前陆盆地优质储层成因分析-以库车坳陷白垩系为例[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蒋文;中国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实践[N];科技日报;2005年
2 朱建辉 江其勤;南美三区块勘探评价项目启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凤奇;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海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陈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军;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开国;北美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国永;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刘杰;基于地震数据分析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海相地层构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晨露;龙门山前陆盆地断裂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野;库车前陆盆地断裂控藏机理[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范小根;塔西南新生代前陆盆地东段的盆地结构与冲断带变形规律[D];浙江大学;2014年
7 张娟;滇南兰坪—思茅侏罗—白垩纪前陆盆地特征及盆山耦合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江涛;中西部三种类型前陆盆地盖层封闭性评价及对比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9 颜照坤;龙门山与前陆盆地之间的剥蚀—沉积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田馨;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四段储层岩石学及成岩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2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8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