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及射气测量推断断层活动性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7 19:54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地气测量技术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在探测隐伏矿体及隐伏断层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结果已被人们普遍认可。与此同时,1979年日本学者加藤完在利用α径迹蚀刻法研究了稻取-大峰山断层、浅间山断层及伊豆半岛和富士川地区的活断层之后,提出了地表浅层氡气浓度与活动断层位置关系的模型,使得氡气或者水氡的测量来监测活动断层这一课题被提出来,理论上认为Rn正因为其半衰期较短,所以可在地底裂缝刚形成后不久被探测到,因此能用来判断断层近期的活动性,而其浓度的突然上升或者减少则可能是大型地震的前兆,实际工作中测氡较困难,但利用其衰变子体Pb和Bi的衰变平衡可以间接推断Rn的浓度。在最近几十年中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台的日常监测当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正因为其灵敏度高的特点,使得其受外界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氡气预报地震的说法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为了摸清地气或氡气与断层、活动断层及不存在的断层之间的关系,依托于地质调查项目,通过测量分析数据,对三者的关系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两处研究地区均位于较为重要的造山带即喜马拉雅造山带与澜沧江造山带,这就为断层特别是活动断层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构造背景,为达到研究目的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内选取了两条前人未确定的断层作为研究对象,即尼洋河断裂和玉松断裂。通过地气测量同时使用氡气测量的方法,取得了大量原始数据,对比于当地的元素背景值,确定了异常的下阈值,同时作出了元素曲线图。发现尼洋河断裂上布置的地气测量剖面所得到的元素异常较为凌乱,不存在多元素异常位置重合;玉松断裂测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这种重合关系,特别是Rn及其衰变子体Pb和Bi的异常位置与其他元素异常位置较为吻合,因此推测尼洋河断裂的不存在及玉松断裂存在且为活动断层,为了验证推测结论而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野外表现与推测结论一致。在云南,
本文编号:2585474
本文编号:2585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8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