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新疆三塘湖盆地早侏罗世几种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0-03-20 05:24
【摘要】:早侏罗世亚洲、欧洲气候温暖湿润,真蕨类、楔叶类,裸子植物都较繁盛。早侏罗世晚期世界范围内的海平面上升及缺氧事件对古生物面貌带来了一定的改变。古植物的研究显示相对于早侏罗世早期,植物群出现退化并出现了南方型分子。气候变得偏炎热。对早侏罗世古植物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事件有更好的了解。目前对于新疆三塘湖盆地古植物的研究尚在形态描述的程度上,对植物微细构造的研究很少,这对鉴定属种及获取古气候、古环境信息不利。运用宏观、微观特征及数值分析方法对采集于新疆三塘湖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与三工河组中的化石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属5种、4个未定种。通过植物大化石组合,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管胞与现生金毛狗属管状分子的对比以及Ginkgoites sp.表皮特征,讨论认为早侏罗世早中期三塘湖盆地气候应当是潮湿且水体较多的,但到了早侏罗世晚期气候转为偏炎热、干旱。为早侏罗世晚期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提够了证据。化石植物叶表皮气孔参数是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被古植物学者和地质学者广泛地应用于追溯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本文利用对大气CO_2十分敏感的Ginkgoites sp.与现存唯一亲缘种现生银杏的气孔比率定量的恢复了早侏罗世晚期的古大气CO_2浓度,为1189±71ppmv,该数值在GEOCARBⅢ的范围内。以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发现观察了其原位孢子。结合全球现有的锥叶蕨属记录,论证了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为最早的一批锥叶蕨,进而讨论了锥叶蕨属的起源时间为早侏罗世早期(赫塘期),且起源于中国。根据他人研究成果,本文讨论了锥叶蕨属的演化,认为锥叶蕨属植物在演化过程中植株逐渐变强,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根据锥叶蕨属化石在全球的分布特征,结合早侏罗世古地理情况,可推测该属从中国南方向外迁移,向北到俄罗斯,向西从中亚、西亚,一路到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并通过Coniopteris gaojiatianensis,Zamites,Ferganoconcha,Waagenoperna等古生物证据论证了八道湾组地层时代应为早侏罗世,且偏于早侏罗世早中期。
【图文】:

化石,地理位置


图 2.1 化石采集点地理位置图对于整个新疆北部而言,板内陆相沉积盆地自二叠纪开始进入发育时期,即在此期间,三塘湖盆地的沉积盖层开始演化,可能经过了以下演变阶段:1.伸展断陷盆地形成在二叠纪早期,这是一个伸展断层坳陷和裂谷盆地的组合,以粒径较大的河流来源物质夹火成岩沉积为建造,至中二叠世向粒径较小的沉积岩夹火山岩的坳陷盆地转化。2.区域挤压改造三塘湖盆地早三叠世时期,受挤压作用的影响,区域抬升剥蚀导致三叠系不复存在,二叠系也在其影响下形成褶皱和逆冲断裂为主的构造组合。3.坳陷盆地形成在经历了早三叠世准平原过程之后,三塘湖盆地开始接受中三叠世河流相和湖相泥岩、砂砾岩和晚三叠世湖相砂岩和泥岩沉积。三叠纪末期,虽然三塘湖盆地整体抬升,,但时间较短,所以构造没有明显的变形,然后在侏罗纪到白垩纪变

构造图,构造单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三塘湖盆地早侏罗世几种化石及其地质意义叠纪结构层也已重建。与此同时,盆地内部的大型粗粒新生代沉积物由于逆冲、剥蚀和充填而堆积。至此才形成了三塘湖盆地的构造面貌。十二个构造单元构成了三塘湖盆地。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呈北西向分布,在东北方向上为冲断隆起带、中间为中央坳陷带、西南方向上为逆冲推覆带,总体上为两隆夹一坳;二级构造单元在近东西方向上以凹凸相间的方式分布(图 2.2)。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914.2;P53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地学前缘;2017年01期

2 SUN Chunlin;NA Yuling;David L.DILCHER;WANG Hongshan;LI Tao;LI Yunfeng;;A New Species of Phoenicopsis Subgenus Windwardia(Florin) Samylina(Czekanowskiale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5年01期

3 TIAN Ning;WANG YongDong;ZHANG Wu;JIANG ZiKun;;A new structurally preserved fern rhizome of Osmundaceae(Filicales) Ashicaulis wangii sp.nov.from the Jurassic of western Liaoning and its significances for palaeobiogeography and evolution[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年04期

4 刘兴旺;郑建京;杨鑫;刘玉虎;;三塘湖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原型盆地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6期

5 葛玉辉;郗爱华;汪志刚;王玉芬;孙春林;;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中侏罗世古气候分析[J];中国地质;2010年01期

6 丁素婷;孙柏年;吴靖宇;李相传;;甘肃华亭侏罗系Phoenicopsis(Phoenicopsis) angustifolia Heer的表皮构造与碳同位素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高岗;李华明;梁浩;焦立新;;三塘湖盆地侏罗系油气来源与油气成藏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1期

8 ;Response to paleo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 of Solenites vimineus (Phillips) Harris (Ginkgophyt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the Yaojie Basin, Gansu Province, Chin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9年12期

9 Susan Turner;;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aleoatmospheric CO_2 Level Based on Stomatal Characters of Fossil Ginkgo from Jurassic to Cretaceous in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7年06期

10 邓胜徽;;中生代主要植物化石的古气候指示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曼;新疆沙尔湖煤田中侏罗世植物化石[D];吉林大学;2012年

2 肖良;浙东晚中新世植物解剖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综合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3 郭威;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淼;辽宁本溪地区晚石炭世早期地层和(?)类动物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光华;保护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配子体发育与种群、群落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姜官波;三塘湖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91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91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c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