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高烈度地震区典型地质灾害遥感早期识别及震后演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0:48
【摘要】:高烈度地震区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易发区。近年来,多起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和灾难性滑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大量技术人员的重视和思考,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工作逐渐由以往的灾后调查、已知灾害调查往灾前识别、未知灾害的早期识别方向倾斜,现已逐渐成为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制约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较多,所处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该项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高危、高海拔地区,依靠人力调查,效率低且周期较长。相比而言,遥感技术在高烈度地震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震后演化特征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将遥感地质学和灾害学相结合,从遥感技术角度结合灾害成灾条件,分别针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建立了相应的早期识别方法和遥感解译标志;同时,针对强震区泥石流发育特点,提出了强震区泥石流动态演化特征遥感分析方法,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客观、直观和周期性特点,可以对滑坡发生前后的信息进行获取和记录,并对滑坡滑动之前变形特征进行捕捉,有效识别效果显著。随机选取的样本统计分析和遥感对比解译表明,有效识别率约50%。(2)根据不同遥感数据源对斜坡变形特征的反映和可识别程度,将滑坡的遥感早期识别模式大致分为三类:(1)具有明显变形特征的斜坡单元。其遥感早期识别直接解译标志为“斜坡变形裂缝”;间接解译标志为“圈椅状、舌形、簸箕形、半圆形等形态特征”。(2)具备再次复活条件的老滑坡、古滑坡。其早期识别的直接解译标志为“滑坡要素”特征;间接解译标志为“圈椅状地形或双沟同源微地貌、坡体异常内凹或凹腔地貌”等。(3)发育有效节理组合的岩质斜坡单元。其早期识别直接解译标志为“斜坡单元发育有明显并行排列的多组线性影像特征,且一组走向与斜坡走向一致或小角度相交”;间接解译标志为“斜坡坡脚发育早期滑坡堆积体”或“坡体表部发育异常凹腔地貌”。(3)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针对滑坡和崩塌两类地震泥石流物源的遥感体积估算公式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遥感估算体积与野外调查体积总体上吻合性较好。(4)提出了“泥石流物源分布距离指数(L_x)”和“泥石流物源分布高差指数(H_x)”两个指标的概念模型和计算公式,并将其引入到强震区泥石流遥感早期识别指标中。(5)在泥石流样本遥感解译和分析基础上,确定了“物源体积密度”、“流域面积”、“主沟比降”、“物源分布距离指数”、“物源分布高差指数”5个泥石流遥感早期判识因子,并将“物源体积密度ρ5×10~4m~3/km~2”的流域直接判识为非泥石流沟;将“物源体积密度5×10~4m~3/km~2≤ρ10×10~4m~3/km~2,且满足L_x0.6、H_x0.5”的流域或“物源体积密度10×10~4m~3/km~2≤ρ≤20×10~4m~3/km~2,且满足L_x0.5、H_x0.5”的流域或“物源体积密度ρ20×10~4m~3/km~2,且主沟比降I200”的流域判定为潜在泥石流沟。(6)强震区泥石流动态演化特征遥感分析方法包括遥感数据源快速获取、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多期次遥感影像解译及对比分析等内容;数据源多期次获取、无人机航空摄影及大比例地形图制作是该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7)强震区泥石流动态演化遥感对比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泥石流物源区动态变化、流通堆积区演化、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三个方面;典型泥石流应用表明,发挥遥感技术多期次对比优势,可以对泥石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和定量判识。
【图文】:

分布图,样本,地理位置,分布图


图 2-1 选取滑坡样本地理位置分布图(据 google earth)(二)滑坡样本遥感解译分析在选取样本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遥感地质解译方法,分别对滑坡样本滑动前、后遥感影像特征进行对比解译,着重对滑前变形特征进行识别,,解译发现 52 处

卫星数据,茂县,变形特征


茂县新磨村滑坡滑前Ikonos卫星数据(2005年)及变形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94;P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灵芝;李泳;陈洪凯;苏凤环;黄晓;;基于流域演化的泥石流敏感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11期

2 郭利民;;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的三维形变场获取研究与应用[J];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08期

3 褚宏亮;殷跃平;曹峰;隋立春;李滨;;大型崩滑灾害变形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年03期

4 梁京涛;成余粮;王军;汪友明;刘彬;王猛;杨磊;;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都江堰三溪村五里坡特大滑坡灾害遥感调查及成因机制浅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6期

5 麦华山;;基于流域系统地貌超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J];广东水利水电;2014年03期

6 屈永平;唐川;;暴雨型泥石流预警模型初步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1期

7 朱渊;余斌;亓星;王涛;陈源井;;地形条件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以岷江流域上游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1期

8 常鸣;唐川;蒋志林;马国超;;强震区都江堰市龙池镇泥石流物源的遥感动态演变[J];山地学报;2014年01期

9 张永双;成余粮;姚鑫;王军;吴树仁;王猛;;四川汶川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形成演化过程[J];地质通报;2013年12期

10 梁京涛;成余粮;王军;汪友明;宋云;张肃;马晓波;王猛;刘彬;杨磊;;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汶川震区典型高位泥石流动态监测——以绵竹市文家沟泥石流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辉;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文君;滑坡灾害遥感动态特征监测及其预测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敖萌;高相干点InSAR技术用于滑坡调查与高精度监测[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显巨;基于LiDAR技术的复杂地质环境区滑坡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高姣姣;高精度无人机遥感地质灾害调查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世贵;汶川5.12地震诱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形成机理与运动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梁京涛;遥感和GIS在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4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14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